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2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12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22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29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37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经济效益
【答案】教育经济效益亦称“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价值”等,是指一国、一地区、一学校投入教育的资金与教育产出的成果的比较。教育的进行必须投入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同物质生产领域不同,教育的产出包括:①直接产出,即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各种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②间接产出,即这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投入社会经济之后,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收人(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2. 教师考核
【答案】教师考核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和职责,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教师上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我国实施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考核是教师管理中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其目的与作用在于:为教师的使用、培训、晋升、提级提薪、奖惩提供依据; 引导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负责教师考核的机构是聘任教师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四个方面。考核的方法,按形式分有教师自评法、学生评价法、教师相互评价法。我国《教师法》在总结我国的教师考核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与尝试,提出了实施教师考核的两项原则,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和充分听取意见的民主性原则。
3. 教育预测
【答案】教育预测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中从事的预测活动。是以教育现象为预测对象,对其发展趋势或倾向做出科学的估计。教育预测具有预测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前提性、时间性、描述性:前提性是指教育预测都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做出来的,前提条件又分为必然性前提和假设性前提; 时间性是指教育预测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这种时间概念有时笼统地表示为“将来”,“今后”,“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也可以确切地给定,如1990年、2000年等; 描述性是指教育预测必须描述预测对象的特征,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性如状况、数量、质量等的变化,进行预报或预言,这个描述可以概括地描述和说明,也可以用确切的数值或量词来表示。
4. 教育课程
【答案】教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
程的总和。其基本涵义是指学校的课业内容及其进程。教育课程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手段,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关心和作用的重要领域。
5. 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 ②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 ③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④尽量做到一切用数据说话,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6. 教育理论
【答案】教育理论是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理性认识的成果,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它与“教育实践”相对,表现为以独特的范畴、术语、逻辑,描述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特征或教育规律,论述教育的价值取向或行为规范。教育理论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各种基本操作程序、规则,以及各种教育流派等形态,有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别。教育理论的特性主要有:①实践性。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可从教育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又可指导、运用于教育实践,在新的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②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理论的内容和结构不同。一定的教育理论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实践具体能动的反映。③继承性。每个时代的教育理论都批判地吸收前人有价值的内容,是人类认识教育的共同结晶。
7.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答案】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证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是公民成为教师的前提条件。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意在藉此促进教师职业专门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教师队伍。《教师法》和1995年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中,对教师资格作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首先是教师资格的条件:①必须是中国公民; 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③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进行教育教学所必要的身体条件; ④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其次是教师资格的认定。达到了上述教师资格条件,并不意味着自然取得教师资格,还必须经过法定机构的认定,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关于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定教师资格,应当由本人提出申请。第二,不同的教师资格分别有不同的认定机关,如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机关认定;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经县级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审查后,还要报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认定。第二,认定机构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教育行政机关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 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对小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
论通知本人。
8.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是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包括:①面向未来; ②系统性的管理;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④重视人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都表现为一种程序或过程,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后便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流传,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人体工学? 学校建筑主要关注人体工学的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1)人体工学的含义
人体工学又称为人类工程学,是研究如何处理好人一机一环境的协调关系的学问。这门学科的价值出发点是,在人类活动中,应当使工作的物质要素适应人的特点和需要,发挥人的最大的作用。人体工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工作系统中人的生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以及工作系统中的机械和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在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中,人体工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主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研究学校建筑应该具备的特点:测量和确定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刘视觉要素的测量和研究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学校建筑应该关注的人体工学的基木内容
①测量和确定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具体而言,人体上学主要研究学生的人体尺度、人体构造和人体动作域。人体尺度是不同年龄和性别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和规律,它们对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有直接影响,也就对于学校内各种空间设计有决定作用; 人体构造方面主要研究学生的骨骼、肌肉和关节,这三部分构成人的运动的关键要素,有关数据为设计室内设施(如桌椅)和室外设施(如楼梯踏步)的依据; 动作域是指师生在教室活动范围的大小,包括学生各种活动的心理空闰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这些数据是人的动态的描述,对于学生安全、舒适、方便有直接意义。
②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室内设计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正确地决策。例如,温度对于人的行动反应能力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如果场所环境温度超过29摄氏度,工作效率就会开始降低
③对视觉要素的测量和研究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