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商学院MBA中心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计算题

1. 某债券的面额为100元,息票率为7%,还有两年到期,若投资者以102元买入,持有至到期,则持有期收益率为多少? 如果再投资收益率为5%,其他条件不变,则已实现收益率为多少?

【答案】(1)设持有期收益率

(2)设己实现收益率则有:则有:计算得:计算得:

2. 某小型经济某会计月度发行的基础货币为10万元,该国央行规定该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商业银行系统平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50%; 又假设该国国民平均通货存款持有习惯是1:40

(1)请计算该国货币乘数。

(2)该国该月度货币供应是多少?

【答案】(1)假设

因此,有, e , c 分别代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及通货一存款比率,E=5%, c=1/4=25%。

(2)由(1)可知货币乘数K=2.5,因此根据公式可得出该国该月度货币供应为:

M=KXB=2.5×10=25(万元)

3. 某瑞典公司在美国投资,银行报价是

则为此它将收到多少美元? 为什么?

【答案】该公司投资1000万瑞典克朗将收到10000000÷6.3600=1572327(美元)。因为瑞典克朗采用的间接标价法,所以在银行的报价中,前面的是买入汇率,而后面的是卖出汇率。

4. 现有三年期国债两种,分别按一年和半年付息方式发行,其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6%,市场利率为8%,其发行价格分别是多少?

【答案】当按一年付息时,发行价格应该为:

当按半年付息时,发行价格应该为:

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可知

如果该公司投资1000万瑞典克朗,

5. 假定一国政府的财政存在赤字(PSBR ), 资产该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中央银行

资产 负债

如果政府的财政赤字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CLG )和向私人部门融资(PRLG )来弥补,同时

,向私人部门的赤字融资。试根据上述条政府通过发行债券(Bond )和向商业银行借款(BLG )

件写出基础货币量(B )的表达式。 【答案】

则:

二、论述题

6. 结合现代货币创造原理,谈谈发展直接融资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

【答案】(1)现代货币创造原理主要是从货币供给的方程式来理解的,货币供给的基本方程式是:。它揭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要素:基础货币(B )及货币乘数(m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通常为:对国外的净资产、对政府债权净额、对商业银行债权及其他项目净额等四项因素。基础货币主要由一国的货币当局一中央银行来决定。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扩张(或收缩)的倍数。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倍数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即乘数效应。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货币乘数的大小取

决于C/D,即货币供给中通货与存款货币之比,以及R/D, 即存款准备与存款货币之比。我国的货币乘数还受到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两项特殊因素的影响。其中,商业银行的行为居于中心地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现代信用货币供给的基本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量的供给; 商业银行则在基础货币量的基础上,通过资产负债业务直接改变货币的供给总量。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两者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2)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它反映资金从盈余部门向短缺部门的流动方式。其中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规模小,所以相对而言我国的融资结构中仍然具有明显的间接融资为主的特征,但从国外发达国

家的发展轨迹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直接融资在未来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增大。

(3)直接融资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

证券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利率开始起作用的。这个利率不仅包括银行存款利率,也指股票市场上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在改革初期,货币需求主要出于交易动机,人们由于收入水平较低以及投资渠道单一,利率对居民的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大。但目前情况己有很大变化:利用各种资产组合来保全自己的财富,即投机动机开始变得不可忽视。1996年两次降息后,1997年一季度M2的增幅为23.3%,而前两个季度分别为25.2%和26.8%,降息的结果使货币流向证券市场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十分复杂的,但证券市场的影响可能在开始变大。进一步讲,货币供应量始于1996年下半年的下降与证券市场的扩张很可能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证券市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通过利率进行的,可以用金融资产的替代效应来解释。金融资产可分为货币和非货币金融资产,货币收益(银行存款利息)与非货币资产收益之间的差距使经济个体对二者进行选择而发生替代效应。当股票等非货币金融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利率时,货币需求下降,人们宁愿保有非货币的金融资产; 反之,人们则更倾向于货币的流动性。弗里德曼将证券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为四种:收入效应,资产调整效应,交易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由于股票价格的上升使名义收入上升,当股票价格的波动大于收入的波动时,财富与收入的比例也随之上升,从而意味着货币对收入比例(M/Y)的提高,即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资产调整效应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化引起风险资产对安全资产比例的变化。例如当股市波动剧烈时,为规避风险从而加大安全资产(如存款、现金)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比例或者减少对长期债券的持有。交易规模效应是指股票价格的上涨使金融交易规模范围加大,从而使货币需求扩张。这三种效应无论是使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还是提高安全资产比例或直接扩大货币需求,都使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发生同向变动。而替代效应是指由于股票价格的上升使这种金融资产相对于其他形式变得史有吸引力从而诱使史多的货币流入股票市场,因此这种效应对货币需求有负影响。在我国,货币的收入效应是明显的,即收入的增加引起了货币需求的增加,但随着金融资产的进一步丰富,替代效应的影响也可能开始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发生作用。

证券市场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物价与股票指数的相反变动趋势。资产可分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物价变动会使经济个体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预期物价增长意味着实物资产增值,而使持币者选择实物资产。另一方面,证券市场所吸纳的一部分货币也减少了潜在流通货币对实物资产市场的冲击。

此外,直接融资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中的要素和运行方式也有重要的影响。表现在:

①改变了货币供给方式。在直接融资方式出现前,我国的货币供给方式为再贷款一一贷款方式,即先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贷款给社会大众。

直接融资方式的主要市场一一证券市场出现以后,中国人民银行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96年4月正式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除了继续通过再贷款供给基础货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