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2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思
【答案】反思是主体以自己的思维为对象或内容的思考,表现为人对思索过程反过来的思索,这是一种从后思维、间接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校正纠偏式思维,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反映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反思不同于一般思维具体表现为:
(1)就在于它一般是在事情或过程发生之后进行的,是从事情的结果反过来思考事情的发生、发展,由结果追溯原因,分析事物何以发生,何以如此发生,等等。
(2)反思不同于一般思维的另一个地方就在于,一般思维是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反思是对理性思维的结果再进行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因而是一种抽象化程度更高的理性思维。
2. 量变和质变
【答案】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两种基本状态。
(1)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人们平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和面貌。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所呈现的面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3. 反思
【答案】反思是主体以自己的思维为对象或内容的思考,表现为人对思索过程反过来的思索,这是一种从后思维、间接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校正纠偏式思维,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反映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反思不同于一般思维具体表现为:
(1)就在于它一般是在事情或过程发生之后进行的,是从事情的结果反过来思考事情的发生、发展,由结果追溯原因,分析事物何以发生,何以如此发生,等等。
(2)反思不同于一般思维的另一个地方就在于,一般思维是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反思是对理性思维的结果再进行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因而是一种抽象化程度更高的理性思维。
4. 自在世界
【答案】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这一概念包含着两重含义:
①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着了,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的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
5. 矛盾
【答案】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社会的经济结构
【答案】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力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所以,社会经济结构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简答题
7. 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答案】(1)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②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2)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当然,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
8. 简述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答案】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表现为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是,他们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其严重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
(2)唯心主义有许多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看做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其代表人物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心外无物”)、英国的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其代表人物如中国宋代的朱熹(“理在事先”)、古希腊的柏拉图(“理念世界”)、19世纪德国的黑格尔(“绝对观念”)等。
在当代,除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外,又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双峰对峙的两大哲学思潮。因此,在对哲学派别斗争的理解中,探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3)科学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当代科学发展极其广泛的技术应用,使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而“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只有用实证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哲学,才能使哲学变成“科学的哲学”。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和历史内涵,不能把科学主义混同于对科学的崇尚和倡导,更不能把科学主义混同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即“求真”的精神,是面对现实探索规律的精神,即“求实”的精神。把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主义”与人类为真理而斗争的“科学精神”区别开来,批判“科学主义”而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应有的基本态度。
(4)人本主义有三种含义:一是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 二是指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三是指当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其中,存在主义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本主义。
9.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我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因如下:
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