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2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试问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否看作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案】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不可看作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下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属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为工资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下资上涨虽然会使消费增加,并引起总需求增加,但总需求增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引起通货膨胀。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定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增长过度,超过了产量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胀。在工资上升从而消费需求上升并进而推动总需求水平上升时,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存在,则并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而可能主要是刺激生产,增加就业。
2. 中央银行有哪些重要职能?
【答案】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货币当局,统筹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三大重要职育旨:
(1)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
,又为(2)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办法)
商业银行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办理现金国际结算业务。
(3)作为国家的银行,一要代理国库,二要提供政府所需的资金,三要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四要执行货币政策,五要监督、管理全国的金融市场活动。
3. 请指出以下各项交易是否能计入我国的GDP ; 如果能,请说明其分别是GDP 中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及净出口中的哪一部分; 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1)国内消费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
(2)国内投资者购买2000股海信电器股票;
(3)海信电器库存电视机增加一万台;
(4)也门政府购买1000台新的海信电视机;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岗工人提供失业救济金。
【答案】(1)国内消费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不计入我国的GDP 。理由如下:GDP 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消费者购买的这台二手海信电视机在生产时己计入当年GDP ,不能再计入当期GDP 。
(2)国内投资者购买2000股海信电器股票不能计入我国的GDP 。理由如下:购买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股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
出,即购买厂房、设备或存货的行为。
(3)海信电器库存电视机增加一万台需要计入我国的GDP ,属于库存投资的增加,应计入投资部分。
(4)也门政府购买1000台新的海信电视机需要计入我国的GDP ,是GDP 中净出口的一部分。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岗工人提供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计入我国的GDP 。理由如下: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并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计入GDP 。
4. 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答案】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下面用图来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图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纵轴P 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 为总需求曲线,AS 图中,横轴Y 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
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S 起初呈水平状,表示当总产量较低时,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在图中,产量从零增加到y 1,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需求曲线AD 1与总供给曲线AS 的交点E 1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 1,总产量水平为Y 1。
当总产量达到y 1以后,继续增加总需求,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所谓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中总需求曲线AD 继续提高时,总供给曲线AS 便开始逐渐向右上方倾斜,价格水平逐渐上涨。总需求曲线AD 2与总供给曲线AS 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 2,总产量为Y 2。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Y f 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图中总需求曲线AD 3同总供给曲线AS 的交点E 3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 3,总产量水平为y f 。价格水平从P 1上涨到P 2和P 3的现象被称作瓶颈式的通货膨胀。
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y f 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再增加,因而总供给曲线AS 呈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例如,上图中总需求曲线AD 3提高
到AD 4时,它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总产量并没有增加,仍然为y f ,但是价格水平已经从P 3上涨到P 4。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还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5. 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在经济理论中,均衡价格理论被用来作为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说,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所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上。
如果外汇的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那么均衡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如图所示。
图 汇率的决定
E 点即为由外汇供给曲线F s 与外汇需求曲线F D 所决定的均衡点,R E 即为均衡汇率。
如果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听任汇率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自发的决定,那么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浮动汇率是通过外汇供给和需求的自发调节,最终实现均衡的。但在固定汇率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的供求状况使汇率保持在固定的数值上,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办法来实现汇率的均衡。当然,这种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持固定汇率而实现的均衡汇率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2)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
①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买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币供给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力一向变动。
②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如果本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本国的出日会增加,减少从本国的进日,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本币贬值的方向调整。
③利率变化也影响汇率。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买本国资产,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将会升值。
二、论述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