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恶之花》

【答案】《恶之花》是波德莱尔于1857年创作的诗集。它完美体现了波德莱尔的创新精神:一方面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另一方面他也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恶之花》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全诗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全书的三分之二。在这一部分中,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

2. 《新约》

,因为【答案】《新约》是基督教《圣经》的第二部分。新约与旧约恰成对比(即摩西之约)

旧约不能在人的心里产生公义。基督教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新旧约以耶稣出生为界限。《新约》据传是耶稣使徒及其弟子们的著作汇编。《新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最初用希腊文写成。《新约》全书由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组成。使徒书信分保罗书信和一般书信; 保罗书信又分教会书信、个人书信、监狱书信和希伯来书。

3. 马查多·德·阿西斯

【答案】马查多·德·阿西斯是巴西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被同时代人称为“首屈一指”和“独一无二”的作家。时至今日,巴西文坛几乎一致公认他是有史以来巴西“历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巴西文学界享有独尊的地位。马查多·德·阿西斯的代表作有《金卡斯·博尔巴》、《布拉斯·库巴斯的死后回忆》和《堂卡斯穆罗》,它们被巴西文学界称为“不朽的三部曲”。

4. 摩西五经

【答案】摩西五经是西伯来圣经最初的五部经典,又称摩西五书。它们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摩西五经是犹太教经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它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唯一的一部希伯来法律汇编,并作为犹太国国家的法律规范。其主要思想是:神的创造、人的尊严与堕落、神的救赎、神的拣选、神的立约、神的律法。

5. 《驳圣伯夫》

【答案】《驳圣伯夫》是普鲁斯特的一部意识流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性的思辨,为

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二、简答题

6. 谈谈《神曲》在思想和艺术上的两重性。

【答案】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其创作反映了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的时代特征。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但丁及其创作的意义,指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正因如此,作为新旧交替时代诗人的但丁,他的《神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

(1)思想内容上的二重性《神曲》既有鲜明的进步倾向性,又明显地打上了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烙印。其思想内容上的二重性主要表现为:

①在世界观方面,但丁根据基督教来世主义,把现世生活看成来世永生的准备; 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对现世的强烈兴趣,热情歌颂积极进取的精神。

②在政治主张方面,但丁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渴望和平统一,无情批判封建暴君、叛徒、卖国贼和党派纷争; 另一方面又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身上,强调民族出路在于节欲苦修和道德净化。

③在对待宗教态度上,他一方面揭露教会的黑暗,表达了对依仗权势、为非作歹的教皇的仇恨,并把他们统统打入地狱之中,给予严厉的惩罚; 但是另一方面他毕竟是一位虔诚的教徒,歌颂了宗教信仰对灵魂的指引作用,将宗教神学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④在对待人的理智和感情问题上,但丁一方面严厉地批判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热情赞美人的才能、智慧和自由意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肯定世俗的感情和爱情追求; 另一方面,又从宗教观点出发,把勇于探索、具有进取精神的奥德修斯当作一个异教徒罚入地狱的候判所,把彼此相爱的保罗和弗朗齐丝卡,以及殉情自杀的狄多、希腊的海伦和帕里斯等作为放纵情欲者打入地狱。

(2)艺术上的二重性在艺术上,《神曲》保留着中世纪文学作品的神秘象征特色,又折射出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芒,具体表现为:

①不同性质的文学特质的融合

《神曲》是新旧时代交替时期不同性质的文学的融合,体现了中世纪文学的主观幻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真实冷峻的奇妙结合。一方面,它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表现形式,充满象征和隐喻,带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面貌。它以幻想的三界旅行为框架,但目的是为了探讨意大利民族的发展道路。诗篇生动地描写了意大利的政治、社会生活,勾画了多姿多彩的具有现实性的人物形象,致使出现于诗篇中的各种人物,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虚构人物,都读来真切自然,具有现实的典型意义。此外,在一些具体的篇章中,但丁则以现实主义的笔墨,展现了一幕幕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场景。

②结构上具有中世纪文学的神秘象征特征,语言采用意大利俗语

《神曲》的结构大量运用宗教具有象征色彩的数字来构思,应和其宗教思想; 在语言运用方面,诗篇大胆抛弃了中世纪的官方教会语言拉丁语,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革新做出了创新性尝试。

7. 《萌芽》是怎样表现罢工斗争的?

【答案】《萌芽》是《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小说,内容是描写煤矿工人为了反抗资本家的剥削而进行的斗争。它是一部在艺术上有着很高成就的作品,作者对工人生活条件、井下劳动和罢工斗争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他把粗犷和细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雄浑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其突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对工人罢工斗争的描写,具体表现为:

(1)第一次在文学上生动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小说生动地再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尖锐斗争,它以煤矿工人作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组织的罢工。通过展现工人们恶劣的工作条件和非人的生活环境,小说揭示了罢工的经济、政治原因,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2)第一次正面描写了工人的集体罢工小说描写了2500名矿工在普鲁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在国际工人联合会领导和支持下自觉组织起来,进行罢工。他们破坏矿场、包围煤矿公司,同政府派来镇压的军警展开浴血奋战,虽然最后难逃失败的结局,但工人的觉悟和能力在斗争中都得提高,在先进思想的武装下他们对未来充满坚定信念,以自己的斗争唤起了全法国的工人。

(3)展现了工人阶级的集体力量,小说赞美了工人团结一致、英勇搏斗的精神。煤矿工人和家属们团结一致,跟资本家、公贼和军警作斗争,并联合其它矿山的工人,共同组织罢工。在斗争中,他们一边罢工,一边开展互相救济的工作,显示出训练有素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主义精神。

(4)小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小说以“萌芽”为题,意为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他们的力量将像破土的种子一样茁壮成长,摧毁剥削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美好的世界。

总之,《萌芽》是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描写工人运动的杰作,是一份献给无产阶级的厚礼。它对工人生活具体而准确的描写,生动再现了工人运动壮阔的历史场景。小说在结构上的严密布局和节奏上的沉稳有力,加以描写上的雄浑气势,都使《萌芽》具有一种古代史诗的特点。左拉注重运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强调对比、生理因素和动物本能,使得《萌芽》极具自然主义文学特点,从而成为自然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8. 娜拉形象的意义。

【答案】娜拉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是个觉醒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玩偶之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主要是通过娜拉这一形象表现出来的。

(1)娜拉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一个叛逆的女性

娜拉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她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娜拉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