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毛囊角化病的转归,不正确的是() 鳞屑消失后均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冬季加重,夏季减轻。 多年不愈。 无自觉症状或轻微痒感。 进展缓慢。
新生儿脊髓下端在() A.S2下缘。 B.L3下缘。 C.T11下缘。 D.L1下缘。 E.L2下缘。
患者,男,52岁。与朋友聚餐饮酒后6小时出现剧烈而持续的中上腹痛,并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吐出食物和胆汁。检查,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05/75mmHg,上腹部有压痛,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有效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是()。 A.阿托品。 山莨菪碱。 生长抑素。 甲硝唑。 甲氰咪胍。
鳞状毛囊角化病需与以下哪种疾病鉴别() 鱼鳞病。 花斑癣。 副银屑病。 连圈状秕糠疹。 以上均正确。
下列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的是() 布洛芬。 甲氨蝶呤。 金诺芬。 氯喹。 泼尼松。
患者女性,26岁,平素月经规律并有痛经史。此次月经推迟4天,阴道少量流血3天,同时伴下腹部隐痛,加剧4小时。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大小:58mm×45mm×51mm,形态饱满,内膜厚11mm,左侧卵巢大小35mm×21mm,右侧卵巢显示不清,于右附件区可见85mm×69mm形态不规则,高低回声不均匀实质性占位,血运不丰富,盆腔及腹腔可见少量透声尚可的游离性积液根据病史及超声表现,右附件区的实质性占位,首先考虑的疾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