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社论时评化”的意义。

【答案】“社论时评化”的意义包括:

(1)它使社论的题材更为丰富,更有新闻性; 使社论这样一种多年来己经濒临僵化的报纸文体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2)它使社论的刊发频率更高,符合每天发表社论这样一个全世界报纸遵循的普遍规范。

(3)它使长期以来社论在党报体制之内的崇高地位有所下降。

因为社论每天都对具体的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社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无疑大大增加。这一方面固然使社论的权威性与指导性受到了动摇,但另一方面,也为人民群众批评社论,与报纸平等交流提供了空间。

(的它使得社论有可能脱离千报一题、抽象层面的议论,而更多地触及地方的社会生活。

2. 新中国建立后新闻评论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答案】新中国建立后的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二个具体阶段:

(1)全面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经济建设成为全国全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由于共产党已经成为执政党,领导全国政权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工作,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新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因此,作为党报的新闻评论需要配合形势和任务,及时地、准确地、理论联系实际地去宣传和阐述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方针、政策,动员人民群众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任务而奋发努力地工作。于是,这个时期中阐述型社论和评论开始兴起并日益引起社会重视。

(2)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

在1957年6月到1978年的20余年中,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精力用于阶级斗争。前后经过了反右派斗争、反右倾斗争、农村的“四清”运动以及所谓“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即政治大灾难等具体阶段。总起来可分为前十年和后十年。

①前十年(1957-1966)这一阶段,鉴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势和国情的极左的错误估量,致使报刊及其新闻评论特别是在政治问题上常常混淆了敌我两类矛盾,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乃至严重误导。

②后十年(即1967-1978)这一阶段,正是我国开展所谓“文化大革命”的非常历史时期,即给党和国家、给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时期。在这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浩劫中,党报及其新闻评论被推到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第一线,扮演了极不光彩的可悲角色,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