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儿,女性,5岁,因右下肢跛行三年而入院。患儿2岁方学会走路,当时被发现右下肢行走不稳,升降步态,无外伤史。体检:体温36.5℃右下肢无红肿、无压痛,下肢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右髋关节屈伸正常,外展稍受限,其余关节活动正常。详细阅读病历摘要,可归纳以下特点:①5岁女童;②2岁学会走路,迟于正常儿童;③学会走路时即有被拐,且无外伤史,宜多考虑为先天因素;④体温正常,局部无红肿,无压痛,可排除炎症性病变;⑤下肢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可排除神经性病变;⑥仅右髋关节外展稍受限,可优先考虑右髋关节病变。综上所述,可初步将思路引入右髋关节病变,为先天性可能性大,且可初步排除神经性、肌源性和感染性病变。关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发病情况,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女性多于男性。 右侧多于左侧。 臀位产发病率较高。 剖腹产发病率较高。 枕位产发病率较高。 头胎发病率较二、三胎高。 我国南方发病率比北方高。
患者,女性,58岁,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伴眼痛3天。VodHM/10cm,Tod38mmHg,Vos1.0,Tos12mmHg,右眼混合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3.5C.T.,房水(-),瞳孔6mm×6mm,色素外翻,虹膜面见新生血管,晶状体混浊,视盘轻度水肿,视网膜广泛火焰状出血,黄斑区水肿。左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3.5C.T.,房水(-),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正常。患者用药眼压控制不良,行小梁切除术。术后3天右眼拆除可调整缝线后眼压升高。Tod32mmHg,右眼滤过泡轻度隆起,角膜透明,前房轴深1.5C.T.,中部至周边部前房消失。眼部B超未发现异常。诊断考虑() A.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渗漏。 脉络膜出血。 脉络膜脱离。 恶性青光眼。 以上都不是。
以下有关婴儿期的预防接种,正确的是() 2~3个月接种卡介苗。 2个月开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4~5个月注射麻疹疫苗。 8~10个月注射流脑疫苗。 1岁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
生长发育的渐进性表现为其生长发育的程序呈现() 由头到尾的规律。 由近到远的规律。 由粗到细的规律。 由动到静的规律。 由前到后的规律。
老年男尸,尸检见脑大体如图所示,镜检如图所示,最可能的诊断为() 脑出血。 脑脓肿。 细菌性脑炎。 海绵状脑病。 急性脑梗死。
下列哪项是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