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微观经济理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答案】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所有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隐含了以下三层意思:
(1)竞争均衡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它与分配无关,利润最大化只保证效率,不保证公平。
(2)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均衡,只有在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效,因此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
(3)假定任何一家厂商的选择并不影响它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就是说不存在生产的外部效应和消费的外部效应。
2. 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意味着等产量线必然凸向原点?
【答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简单地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等产量曲线一般具有凸向原点的特征,这一特征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由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公式可知,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又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所以,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3.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为什么生产者通常会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答案】(1)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具体而言,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如图所示:第I 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劳动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 L 、MP L 两曲
,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0到L 3的区间。第II 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
MP L 两曲线的交点到MP L 所以总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 L 、
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L 3到L 4的区间。第III 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MP L 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L 4以后的区间。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
(2)首先,厂商肯定不会在第III 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其次,厂商也不会在第工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至少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因此厂商通常会在第II 阶段进行生产,虽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增加时为止。
4. 画图并简要说明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
【答案】(1)洛伦兹曲线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是用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ODL 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是洛伦兹曲线。如图所示,
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反之亦然。如果所有收入集中在某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则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
曲线成为折线OHL 。如果任意人口百分比都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线OL 。
(2)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在图中,不平等面积(洛伦兹曲线ODL 与45°线之间的面积A )与完全不平等面积(OHL 与45°线之间的面积A+B)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若设G 为基尼系数,则:
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三角形斜边之间的面积与整个三角形之间的面积的比例。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即有0≤G ≤1。若A=0,基尼系数等于0,收入绝对平均; 若B=0,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即全社会收入为一人所有; 实际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5. 简要说明为什么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加生产的最优条件?
【答案】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并不等于交换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事实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并不是将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简单地并列起来,其原因在于:
(1)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 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
(2)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要将交换和生产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讨论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指社会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最优的状况,即实现了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况。生产达到均衡并不能保证交换同时达到均衡; 交换达到均衡也不能保证生产同时达到均衡。要使交换和生产同时达到均衡必须具备的条件: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当
之所以时,达到了交换和生产的一般均衡。 作为一般均衡的条件,是因为只有符合这一条件,才能使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
6. 试证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性,那么如果最大利润存在,它一定是零。
【答案】采用反证法。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假设一个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厂商可以获得正的最大利润π,则π可以表示为:
**其中p 是产品价格,w 1和w 2是生产要素的价格,x 1和x 2是最优要素投入。那么当厂商的生产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