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科基础知识题库>CT成像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女性,28岁。2个月前发现右颈有一肿块,无压痛,可移动。肿块缓慢增大。患者有盗汗、红细胞沉降率加快。体检: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可触及串状肿大淋巴结,直径0.7~1.5cm。CT图像如下,可诊断为()

A . 颈淋巴结结核
B . 淋巴瘤
C . 神经鞘瘤
D . 转移瘤
E . 淋巴管瘤

早产儿纯母乳喂养,其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是() 出生后2周加服维生素D400IU/d,服至2岁。 出生后1周加服维生素D400IU/d,3个月后改为800IU/d至2岁。 出生后1周加服维生素D800IU/d,3个月后减到维生素D400IU/d至2岁。 出生后2周加服维生素D800IU/d,服至2岁。 出生后2周加服维生素D800IU/d,3个月后减到400IU/d至2岁。 亚洲儿童成年身高矮于白种人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不同。 B.饮食结构有差异。 C.文化教育有差异。 D.经济水平落后。 E.青春期骨骼加快现象。 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头痛,呕吐1年,加重伴视物不清3天"入院。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提示颅内鞍上左侧基底节区4cm×5cm占位,脑室受压,诊断为颅咽管瘤。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后行颅咽管瘤术,术后患者出现尿多,量约4000ml/天,血压90/60mmHg。该患者出现尿崩的病理生理机制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脑钠肽分泌异常。 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低。 E.多饮。 下述哪一项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骨样组织堆积的表现() A.手镯。 B.漏斗胸。 C.鸡胸。 D.颅骨软化。 E.肋膈沟。 患者女性,50岁,反复咳嗽、咳痰3年,气短1年,加重1周来诊,多于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有时为脓痰,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既往10年前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查体:神志清,胸廓略呈桶状,两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双下肢不肿,杵状指。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E.支气管肺癌。 F.肺脓肿。 G.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H.肺栓塞
I.特发性肺纤维化。

女性,28岁。2个月前发现右颈有一肿块,无压痛,可移动。肿块缓慢增大。患者有盗汗、红细胞沉降率加快。体检: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可触及串状肿大淋巴结,直径0.7~1.5cm。CT图像如下,可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颈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年轻人,一侧或双侧发病,以一侧多见,肿大淋巴结常多个发生,直径在1~2cm,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后缘,无痛,可移动,可有盗汗、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全身症状。CT上病灶边界清楚,边缘密度高于中心。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