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司法卷二题库>刑法题库

问题:

[多选] 秦某与唐某合伙开了一家理发店,后因生意不好,入不敷出,秦某认为是对面的理发店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指使唐某去将对面理发店的理发工具偷来,使其没法做生意。唐某趁夜间撬开对面理发店的锁,正欲行窃时,发现邵某睡在理发店内,遂将邵某强奸。听到外面有警车声,未来得及偷理发工具就仓皇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秦某构成盗窃罪未遂
B . B、唐某构成盗窃罪中止
C . C、唐某构成强奸罪既遂
D . D、秦某对唐某的强奸行为负一定的刑事责任

关于访谈的准则,正确的说法是() 访谈先清晰地说明访谈的目标和方法。 访谈后清晰地说明访谈的目标和方法。 控制访谈,使访谈者指向一定的目标。 不控制访谈,让被访谈者充分提供信息。 甲杀害乙后将乙尸解并包装好,骗外地打工者丙说袋里装的是毒品,因害怕被查获,让其从A县运到B县扔进某条河中,并付给其1000元钱。丙将包裹运送到B县后,瞬间萌发不扔而是自己将这袋毒品卖掉的想法,遂将该包裹寄存在一位朋友家。后尸体腐烂案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的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 B、丙的行为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按照法律规定,有权对商业银行的个人储蓄存款和单位存款查询、冻结、扣划的单位为()。 人民法院。 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 国家安全机关。 税务机关。 有债务纠纷的金融机构。 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必须掌握两种基本技巧() 联系访谈对象。 提问技巧。 电话访谈技巧。 访谈技巧。 ()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也是工作量较小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观察分析法。 访谈分析法。 问卷调查分析法。 文献资料分析法。 秦某与唐某合伙开了一家理发店,后因生意不好,入不敷出,秦某认为是对面的理发店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指使唐某去将对面理发店的理发工具偷来,使其没法做生意。唐某趁夜间撬开对面理发店的锁,正欲行窃时,发现邵某睡在理发店内,遂将邵某强奸。听到外面有警车声,未来得及偷理发工具就仓皇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秦某指使唐某去盗窃,唐某也实施了盗窃行为,故二人构成共同犯罪。对于秦某,应当按照盗窃罪来处罚。
唐某在实施所教唆的盗窃罪时又实行了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既遂。这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问题,即在共同犯罪中,原共同犯罪中某一或数个共同犯罪人,实施了超过原共同谋定的故意范围以外的犯罪行为。实行过限的犯罪行为由过限行为实施者自己承担,对过限行为没有共同故意的原共同犯罪人,不对过限行为负刑事责任。因此,秦某对唐某的强奸行为不负刑事责任,D选项不正确。
再来分析盗窃罪是中止还是未遂。根据著名的弗兰克公式,犯罪中止是“能达目的而不欲”,即行为人自身主观上想停止犯罪行为,而犯罪未遂是“欲达目的而不能”,罪犯停止犯罪行为是基于外在原因。这里的“能”与“不能”是以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自己所认为的“能”与“不能”。
本案中,唐某听到警车声就仓皇逃走,其停止犯罪是由于外部原因,属于“欲达目的而不能”,是犯罪未遂。秦某的教唆行为已经既遂,但对于其所触犯的盗窃罪而言,唐某的未遂导致盗窃未成显然属于秦某意志意外的原因,因此秦某也是犯罪未遂。故本题答案是AC。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