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诊断学题库>望诊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 某男,38岁。反复腹泻3年余,每日大便3~5次,便质稀,伴纳呆,腹胀,全身乏力,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其面色多表现为()

A . 萎黄
B . 黄胖
C . 苍黄
D . 阳黄
E . 阴黄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软塑一流塑状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硬塑的黏性土。 砂土。 高饱和度的粉土。 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 被称为“血之余”的组织是()。被称为“骨之余”的组织是()。 齿。 筋。 皮。 发。 爪。 糖原分解过程的关键酶是() 丙酮酸羧化酶。 果糖二磷酸酶。 糖原合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 磷酸化酶。 2005年版药典规定的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是指不得超过取用量的()。 某男,36岁,症见面目一身俱黄,黄色鲜明如橘色,伴纳呆呕恶,脘腹胀满,胁肋疼痛,胁下有痞块,小便黄,大便溏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其面色多因()。 寒湿困阻。 脾胃虚弱。 湿热熏蒸。 肝郁脾虚。 肝郁气滞。 某男,38岁。反复腹泻3年余,每日大便3~5次,便质稀,伴纳呆,腹胀,全身乏力,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其面色多表现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