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中国文学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昭明文选》
【答案】《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又称《文选》,山南朝梁武帝的太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溢“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萧统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应用之文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特征和范围的认识日趋明确。
2. 三家诗
【答案】三家诗是“鲁诗”“韩诗”“齐诗”的合称。三家诗在汉代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源于申培,齐诗源于辕固生,韩诗源于韩婴。齐诗多荒诞,鲁诗多保守。魏时齐诗己亡佚。鲁诗至西晋亦亡,韩诗亡于南宋,现仅有《外传》。三家诗都相当繁琐,解经一字,洋洋千言,也都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所以这三家诗又称为“今文学派”“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一个流派。
3. “桐城中兴”运动
【答案】“桐城中兴”运动是曾国藩为使桐城派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的一场革新运动。曾国藩自称论文师从方苞、姚鼐,为文义法也取自桐城派。但他颇不满于某些桐城末流文章的拘谨平淡,因此在文章表现的内容上强调了经世致用; 而在文章的表现形式上,则吸取了汉赋的优点,高洪雄健,呈现出阳刚之美。这就将桐城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一一以湘乡派为主流的阶段。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所以,曾国藩实有“中兴”桐城派之功。
4. 《修竹篇序》
【答案】《修竹篇序》是初唐文学家陈子昂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论,它也是陈子昂对自己创作体会的总结,是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论纲领。陈子昂以汉魏诗歌为高标,痛责晋宋以来的浮靡文风,感叹“风骨”和“兴寄”的失落。他盛赞这篇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是风骨朗健的佳作,遂挥毫写下《修竹篇序》寄赠予东方虬,它是唐初文学理论的代表作。
5. 尚书
【答案】《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是
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
6. 汉赋
【答案】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悠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 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 二是描写帝王游猎; 三是叙述旅行经历; 四是抒发不遇之情; 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最能彰显汉代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扬雄《羽猎赋》、班固《两都赋》等。
7.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答案】“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特色的评价。蒲松龄吸收了唐传奇的优点,借用传奇的笔法和技巧,重视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故事情节曲折有致,描绘更加生动细腻,尤其是在妖神鬼狐的形象上,他们多具人情,偶尔又表现出非人的特点,虚幻情节和现实情节融为一体,使他们的形象千姿百态,个性突出。《聊斋志异》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志怪小说及传奇的中兴,而且代表了文言小说的高峰。
二、简答题
8. 谈谈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答案】李煜词被王国维评价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大开,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其词高超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
(1)通俗自然、精确优美的语言
①不镂金俪玉、刻意雕饰。李煌作词很少使用修饰成分,尤其避免使用“珠”“翠”“兰”“香”“绮”“罗”“锦”“绣”等词语。
②不堆砌实词,使用虚字入词。《虞美人》这首后期小词,直抒胸臆,深沉凄婉,语言明白如话又非淡而无
味,抒发词人当阶下囚之后无穷尽的哀愁。
③不过多省略句子成分或颠倒语序。其词作的语句通畅,给人以清水芙蓉、行百流水之感,清爽明快,极近
口语,语气连贯,表达思想更为准确,语言不仅具有本色美,而且具有醇厚的诗意,如《渔父》《破阵子》。
(2)准确而凝练的艺术概括
注重采取对比的方法,把不同时期的生活、情感浓缩于同一词中,体现出强烈的时空概括性; 而且,其概括
往往是人们经常见到、感到、体验到的典型事物、典型心理和典型感受,具备一定的共性特征。如《浪淘沙》这首后期作品,调子低沉,含思凄婉,打发词人亡国被俘后那眷恋故国、痛楚难以言说的怀旧情感。全词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言悲志哀,不见一个悲字、哀字,却通篇无不写尽了悲哀痛切之情!
(3)词作通篇和谐完美
①在立意谋篇上,做到声情与文情协调一致。早期的《浣溪沙》《菩萨蛮》《渔父》等调,声情细腻平和; 晚期的《破阵子》《乌夜啼》等,拍式错落,抑扬顿挫。
②依据感情的发展变化结构篇章。
③重视结句。如《玉楼春》,读后一个强烈的感受是“真实”,情真景真事真,很容易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全词境界一闹一静,开篇宫殿内灯火辉煌、宫女艳抹浓妆,结尾春夜月下纵马,疏旷清静。
(4)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①比喻、夸张、象征同时运用。
②运用直抒胸臆的赋法,很少借用男女别情来比兴寄托。
③突破在惨绿愁红的物象泊染中流露感情的传统写法,而喜用简练的笔墨勾勒而不加烘托的白描。如《长相思》,此曲是李后主为其妻娥皇所作,上阕写娥皇离家前的装束,清丽超脱又仿佛闻见女儿家身上的淡香。下阕写雨打芭蕉,表达凉风长夜,有人寂寞相思稠。
(5)鲜明具体的形象
①注重人物的动态描写。如《菩萨蛮》这首艳情词素以押昵真切著称。
②笔下的景物大都处于变化流走之中,呈现出一种波荡不平的动势。
③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感情和认识,把内心世界外在化、具体化。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6)善于创造自然浑成的完美的意境
①意境多为一幅幅纯真自然的传神的生活画面。
②后期注重触景生情,词作景淡而情浓。
(7)清婉沉着的艺术风格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即后主词不同于温之浓艳、
韦之清丽:能柔能刚,能婉能直,情率之中饶有风韵之致,不出婉约一派。
9. 简述盛唐主要诗人群体。
【答案】盛唐的主要诗人群体有山水田园派和边塞诗派。
(1)山水田园诗派
唐代天宝年间,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大多以山水田园作为审美对象,表现闲适恬淡的情趣,不同流俗的思想,他们创作的山水田园诗,艺术形象鲜明,意境蕴籍,语言清新,着力创造静逸明秀之境,在诗歌中抒发隐逸山水情怀。盛唐主要田园山水诗人有: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