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各科课程标准几乎都将探究确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念。探究教学在美国的研究和实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仍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可在我国的引入成长,不过是近数十年的事情。对授受教学理论的长期关注与实践,使得许多教师对探究教学的相关理论感到陌生,认识不深刻,观念上还存在着不少的偏见和误区;对探究教学的实践心存顾虑,实施上缺乏适宜的切入点和诸多不完善之处,仅倾向于各种探究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所以不论是关于探究教学理论的研究,还是与现有课程的结合实施,都需要教师积极的参与和努力。
高一学生缺乏探究经验和一定的探究技能,需要教师大量的指导,更适宜采用探究教学中属较低层次的定向探究。本课题主要探讨的就是定向探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研究。
国内有学者根据各探究教学模式和对成功的探究教学案例的分析,把探究教学模式的一般或典型程序划分为形成问题、建立假设、设计验证、表达交流、推广应用五个阶段。而本课题则将建立假设作为化学定向探究的突破口,在师生共同确定问题后完全由学生先自主地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挖掘知识在某方面的相似性,通过分析、比较、类推,提出自己的假设,接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达解释自己的观点,评价并总结出各种具有可能性的假设,然后师生共同明确各假设,采用不同方式去验证假设,从而得出正确的假设即结论。而且为了切合教学实际,还主张教师在得出结论后将探究经历的思维过程及产生的结论以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小结整合。
具体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探究内容,将定向探究融合于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构建了“创设情境,提出确定问题——学生建立假设,小组合作讨论——师生明确假设,资料实验验证——得出表达结论,教师小结整合”的基本流程,同时借鉴典型的探究教学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进行变式操作。
实施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适宜的指导引导,评价反馈,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之能完成从“定向探究”到“自由探究”的过渡,实现由“扶”到“放”的目的。
由于课堂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的现实,为按时完成教学计划,本研究尽可能将探究教学的重点选择在具有因果、递进关系,能充分体现探究要素,富含科学素养的知识点部分,根据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相应的探究教学案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长学生的化学知识。
本研究一方面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探究反思作业,并对相应内容整理分析。另一方面也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化学成绩进行前测后测分析。教学实验的效果表明:①教师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主观上更愿意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教学的尝试;②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对科学的态度和认识更积极,认知能力和元认知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③学生学会了表达、评价和合作,科学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培养。探究教学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一段时间的探究教学,明显有助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的提升,但其作用往往是隐性的,也许探究教学的坚持,会使教学成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