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消化系统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 肠息肉最常发生于()

A . 空肠
B . 回肠
C . 升结肠和降结肠
D . 横结肠
E . 乙状结肠和直肠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之一是具有两重性,而两重性主要体现在() 药品质量。 用药后果。 诊断、治疗。 功能主治。 针对性。 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监督的内容不包括() 水源选择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供水系统是否能处理足够的水量。 由于已多次清洗设备,不必检验水质。 处理后的水质能否达到水质卫生标准要求。 施工过程和验收时应审核是否符合原设计。 女性,5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住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1d后神志已转清,PaCO2由10.6kPa(80mmHg)降至5.1kPa(38mmHg)。为预防气压伤并发症,应特别注意呼吸机的哪一参数() 内源性呼吸末正压。 吸/呼比值。 呼吸频率。 吸气压尤其峰值压。 呼出气PCO2。 下列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错误的是()。 淋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母婴传播。 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体液和血液传播。 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患者男,60岁,因“间断左上腹隐痛2个月,加重4h”来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左上腹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腹部超声:脾厚5.6cm,长10.4cm,上极可见5.1cm×5.0cm×5.0cm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轮廓规整,其内及周围均可见血流信号。腹部CT(增强):脾中下部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其内密度不均匀,大小为5.4cm×5.3cm,边界清楚,轻度强化,CT值44HU。PET-CT:脾下部膨隆,一类圆形高摄取病灶,约4.5cm×5.7cm,SUVmax18.29,边界清楚。最恰当的医疗处置是() 超声引导下行脾细针穿刺活检。 缓解疼痛。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脾切除。 肠息肉最常发生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乙状结肠和直肠发生息肉多与原发肠道疾病和炎症刺激有关。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