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学高级)题库>营养与食品卫生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第三蠕动波见于()

A . 食管静脉曲张
B . 食管癌
C . 老年人及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
D . 食管憩室
E . 以上都不是

休克时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 细胞能量代谢以无氧代谢为主。 肝乳糖代谢能力下降,引起酸中毒。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细胞的功能失常。 以上都是。 患者女,25岁,因“声嘶1个月”来诊。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方法有()。 A.颈部触诊。 颈部超声。 颈部X线片。 颈部CT。 下咽食管造影。 颈部MRI。 放射性核素扫描。 PET-CT。 颈部血管造影。 某女,13岁,因饮食过多而致: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厌食伴恶心,嗳腐吞酸,便秘,舌苔厚腻,脉滑而有力,治疗选何法、何方() 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消食导滞。 大承气汤。 枳实导滞丸。 保和丸。 男,2岁,头痛。CT轴位平扫示:双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半月形脑脊液密度影,脑实质受压,中线结构居中。最可能的诊断为() 急性硬膜下血肿。 双侧硬膜下血肿。 双额顶慢性硬膜下血肿。 双额顶硬膜下水瘤。 双额顶蛛网膜囊肿。 下列对休克病人的紧急抢救中,那种不适宜。() 病人的体位采取头和躯干抬高15°-20°、下肢抬高20°-30°。 尽量控制活动性大出血,可使用休克服(裤、袜)。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保持病人安静,避免过多搬动。 可间歇吸氧,给氧量每分钟6~8L。 第三蠕动波见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所谓第三蠕动波是食管环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缩运动,形成波浪状或锯齿状边缘,出现突然,消失迅速,多发于食管下段,常见于老年人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