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0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8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8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7

一、名词解释

1. 绿色GDP

【答案】绿色GDP 也称绿色国内生产净值,是指在名义GDP 中扣除了各种自然资源消耗之后,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

大体上,绿色GDP=GDP-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损失-(预防环境损害的支出+资源环境恢复费用的支出+由于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绿色GDP 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绿色GDP 占GDP 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绿色GDP 揭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成为新的发展观指引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指标。

以GDP 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水平等。正因为GDP 指标有这些局限性,在关于GDP 的争论中,国际组织引入绿色GDP 的新概念。世界银行1997年开始利用绿色GDP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地区)的真实财富。尽管绿色GDP 目前在核算上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但这一设想的方向是正确的,也符合科学发展观。

2. 内生增长理论

【答案】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竟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 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3. 自动稳定器

【答案】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

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 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4. 理性预期

【答案】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以下三个含义:

(1)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

(2)为了作出正确的顶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3)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简言之,理性预期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理性预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重要假设之一(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

二、辨析题

5. 美国的利率越高,汇率就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变化。如此的话,人们就不愿意投资于美国的债券。( )

【答案】F

【解析】美国利率越高,外国资金就会流入美国,这些国家会将本国货币兑成美元,购买美国的债券,于是,对美元的需求会增加,美元会随之升值。这样,投资于美国会得到双重好处:一是高利率,二是美元升值,因而人们更愿意投资美国债券。

6.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

【答案】T

三、简答题

7. 设总供给函数为Y s =2000+P,总需求函数为Y D =2400-P: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井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 属于何种类型?

【答案】(1)由y s =yD 得:

2000+P=2400-P

解得:P=200,y s =yD =2200

即得供求均衡点,此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2)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函数方程为:

于是,由y s =yD ,有:

2000+P=2160-P

解得:P=80,ys=yD =2080

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较低,产量也较低,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3)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函数方程为:

于是,由y s =yD ,有:

2000+P=2640-P

解得:P=320,y s =yD =2320

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上升,产量也有所增加,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4)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函数方程为:

于是,由y s =yD ,有:

1800+P=2400-P

解得:P=300,y s =yD =2100

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上升而产量降低,表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总供给曲线。

8. 解释“GDP=C+I+G+(X-M )”的内涵。

【答案】GDP=C+I+G+(X-M )是用支出法核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它表示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四方面支出的总和。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项综合经济指标未扣除生产过程资本损耗的折旧费用,所以称为“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包含的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计算生产中耗费掉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2)消费支出C 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的支出,但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付。

(3)投资I 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