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光电探测自动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

关键词:精确制导武器,目标识别与跟踪,图像配准,L1范数最小化,稀疏表示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世纪以来,人类世界经历了多次局部冲突,在现代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得到了迅猛发展,对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在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当前各军事强国的精确制导武器基础上,着重开展对可见光自动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的研究,其难点主要有以下三个:

首先,基准图像与实时图像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尺度、几何、视角、灰度、噪声等差异。目标图像稳定可靠配准识别依靠改善特征提取的方法较难实现;由于图像数据量大,对配准算法的运行效率要求高。

第二,目标在剧烈抖动和复杂背景条件下出现尺度、姿态、视角、遮挡、光照等变化,对目标跟踪算法的实时性、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第三,在复杂背景环境下,运动目标的外观在跟踪过程中不断变化,模板或分类器需要不断地更新。基本方法是把当前帧匹配的目标作为新信息,在每一帧或间隔一定帧数时更新。但这样在跟踪过程中不断地更新,目标会被逐渐的移出模板或分类器,同时背景物体渐渐进入,最终产生跟踪漂移导致目标丢失。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目标图像的精确配准识别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分类器及其更新方法,以及鲁棒实时的目标跟踪技术。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

1、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类精确制导武器的技术特点做了分析和介绍,全面分类总结了当前军事科技发达国家众多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并介绍了红外和可见光成像精确制导技术,及其使用条件、优势与缺点。

2、特征点识别方法是配准技术的关键,已有方案都需要付出较大的计算代价。文中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框架构建了简洁、高效和鲁棒的特征点识别与配准算法。随机蕨分类器采用数百个二进制特征和后验概率,识别大量特征点周围的图块。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对大尺度和视角、光照变化的图像序列有很好的适应性。相比SIFT算法,本方法的配准点更稠密,并且能够实现实时视频分析。

3、压缩传感理论中的L1范数最小化(L1-min)算法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优化,但由于传统的求解方法对于大规模数据的处理效率低,已有一些新型快速解算方法被提出。文中首先阐述了L1-min算法以及影响求解效率的主要因素,然后介绍了五种快速L1-min算法,最后过实验对各种快速L1-min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

4、基于目标与目标子空间误差的最小化,稀疏表示和L1-min被应用于目标跟踪领域。虽然L1跟踪具有很高的跟踪精度,但是其求解计算成本很高。提出一种基于L1-min的实时鲁棒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新的L1-min模型求解,获得目标函数的稀疏表示。高计算效率实现了实时目标跟踪,并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在包含有尺度、姿态、视角、遮挡、光照等变化的基准测试视频序列中进行实验,对比多个当前最先进的目标跟踪算法,显示改进后的L1跟踪算法其精度和实时性均有提升。

5、针对目标在复杂背景下发生尺度、姿态、视角、遮挡、光照等变化时的目标跟踪问题,构建一种具备在线自学习修正能力的更加鲁棒的跟踪方法。该方法将目标识别与跟踪问题做为分类问题,有机组合基于稀疏表示的目标分类器、误差检测分类器、基于光流法的目标跟踪器,增强跟踪算法对于目标变化的适应性;通过在线学习机制实现分类器误差反馈自主校正跟踪误差,避免在分类器自主更新过程中误差积累导致目标丢失。该方法实现了更加鲁棒、有效的目标跟踪,实时跟踪的同时避免目标漂移。

本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展望未来的工作,并对军事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提升之间的哲学关系进行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