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0708材料科学基础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间相

【答案】中间相是指合金中组元之间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在相图的中间区域。

2. 异质形核

【答案】异质形核是晶核在液态金属中依靠外来物质表面(型壁或杂质)或在温度不均匀处择优形成的形核方式。

3. 非均匀形核

【答案】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与液相中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与均匀形核相比,它需要的形核功和过冷度都较小。

4. 致密度

【答案】致密度是表示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是衡量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参数,致密度越大,晶体中原子排列越紧密,晶体结构越致密。

5. 配位数

【答案】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6. 全位错与不全位错

【答案】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不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不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

二、简答题

7. 有两尺寸相同、形状相同的铜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 —个含Ni50%, 铸后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固态下偏析严重?为什么?

【答案】含Ni50%的铸件固态下偏析严重,因为固态时的成分偏析是由于固溶体合金凝固过程中存在溶质分配现象造成的。含Ni50%的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溶质变化的浓度差值大,而且凝固过程中经过温度变化的区间也大,这些都会造成溶质分配的不均匀程度增加,因此凝固后铸件的偏析越严重。

8. 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用扩散第一定律?

【答案】扩散第一定律应用条件为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非稳态扩散情况下通常也可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进行修正使之大致符合直线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9. 扩散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答案】(1)扩散机制主要由空位机制、间隙机制、换位机制。

(2)凡是与化学位有关的因素,均对扩散有影响:①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原子扩散系数越大;②扩散组元的影响。组元特性:固溶体中组元尺寸相差越大,扩散系数越大;组元间亲和力越大,扩散系数越小;组元熔点越高,扩散系数越小。组元浓度,通过扩散激活能和扩散常数影响扩散系数。第三组元,其影响比较复杂;③晶体结构的影响,体现在:密堆结构的扩散比非密堆结构中慢;间隙式扩散较置换式扩散快;各向异性时,沿原子密排的方向扩散慢,非密排的方向扩散快;④短路扩散。表面扩散系数远大于晶界扩散系数,两者又远大于体扩散系数。

10.铜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金属材料,具有电导率高和耐腐蚀性好等优点,但是纯铜的强度较低,经常难以满足要求,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几种强化铜合金的方法,并说明其强化机理。

【答案】强化铜合金的方法及其强化机理如下:

(1)加工硬化,指金属晶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强度随着塑性形变量的增加而増加。加工硬化产生的主要机制有位错塞积、林位错阻力和形成割阶时产生对位错运动的阻力及产生割阶消耗外力所做的功,宏观表现出金属强度提高。

(2)固溶强化,是金属中由于溶质原子的存在,使得其强度提高。固溶强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使得其阻碍位错运动。这种交互作用又分为溶质沿位错聚集并钉扎位错的弹性交互作用和化学交互作用两类。

(3)分散强化,依靠弥散分布与金属基体中的细小第二相强化金属。其强化的原因在于细小的第二相粒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主要有位错绕过颗粒的奥罗万机制以及位错切过颗粒机制。

(4)细晶强化,依据霍尔-佩奇公式,由于晶界数量直接取决于晶粒的大小,因此,晶界对多晶体起始塑变抗力的影响可通过晶粒大小直接体现。多晶体的强度随其晶粒细化而提高。 这些强化方式的共同点即为金属强化的实质,在于增加了位错运动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