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儿科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急性肾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 . 高血压、血尿、蛋白尿
B . 蛋白尿、高血压
C . 水肿、高血压、血尿
D . 少尿、水肿、高血压
E . 少尿、水肿、血尿

细菌感染最重要的确诊方法是() 直接涂片镜检。 细菌培养。 抗原检测与分析。 抗体检测。 检测细菌遗传物质。 患者女性,37岁。触电倒地后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提示:首次胸外电除颤后,再次除颤时应适当加大电能。对该患者再次除颤时最大电能可达到()。 A.100-140J。 240-280J。 300-340J。 360-400J。 180-220J。 440-480J。 通过心率监测,不能辅助判断的指标是() CO。 休克指数。 心肌耗氧量。 心排血量。 血压变化。 需在具备急救条件下进行的手术为() 钳刮术。 放置IUD。 中期妊娠引产。 取出IUD。 药物流产。 下列不属于性传播疾病传播途径的是() 性行为。 间接接触。 血液与血制品传播。 胎儿由母体传播。 空气传播。 急性肾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学生对典型的急性肾炎临床表现的理解和掌握。错选率较高,达40.0%。主要错选答案为E和D,其次是A,个别选B。急性链球菌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急性肾炎,理解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有助于掌握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前者是由,于链球菌的感染,机体产生抗链球菌抗体与链球菌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体,引起免疫炎症反应,导致基底膜断裂,红细胞和蛋白等滤出,形成血尿、蛋白尿;免疫炎症反应产生的细胞因子刺激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阻塞,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血容量和细胞外液增加,因而表现水肿和高血压。错选E和D的原因是未能理解少尿是否能作为急性肾炎的主要表现。急性肾炎时的少尿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阻塞,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继发性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改变,严重者可至尿量显著减少和无尿。
急性肾炎患者的尿量受上述三方面的影响,与前述急性肾炎的病理改变不呈直接关系。此外由于机体的调节能力,在肾小球损害不严重的患者,尿量可无显著减少;而严重少尿者却可致氮质潴留。因此,少尿不作为急性肾炎的主要表现。
错选A或B的原因是未理解为什么蛋白尿不作为急性肾炎的主要表现。急性肾炎本质上属肾小球疾病,在急性肾炎由于基底膜的损害,蛋白尿和血尿几乎同时出现。但是,蛋白尿的出现仅说明基底膜的损害,不能提示肾小球是否存在炎症损害;而血尿的存在除了说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外,常可提示肾小球可能存在炎症损害。因此,临床上把血尿而非蛋白尿作为急性肾炎的主要表现。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