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全位错与不全位错
【答案】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不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不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
2. 晶面族
【答案】晶面族是对称关系(原子排列和分布,面间距)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等同晶面,用{hkl}表示。
二、简答题
3. 高分子链结构分为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他们各自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4. 假如从试验得到如图所示的高聚物形变-温度曲线,请问它们各主要适合做什么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为什么?
图
【答案】(a )适合做塑料,由于其室温为玻璃态,玻璃化温度Tg 远高于室温;(b )适合做橡胶,由于室温为高弹态,而且高弹区很宽。
5. 简述位错、位错线和柏氏矢量(6)的概念,并论述柏氏矢量和位错线的相对关系。
【答案】(1)位错是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指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从几何角度看,位错属于一种线缺陷,可视为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分界线,其存在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
位错线是指晶体或晶格内滑移面上已滑动区的边界线称。位错线的形成和发展可用FrankRead 源的原理解释:当应力超过临界剪应力时,位错线扩张,形成内外两部分,外部位错逐渐扩大,内部位错线恢复原状,在外力作用下,不断产生新位错环,因而得到很大的滑移量。
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实质的重要物理量,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通常将柏氏矢量称为位错强度,位错的许多性质如位错的能量、所受的力、应力场、位错反应等均与其有关。它也表示出晶体滑移时原子移动的大小和方向。
(2)柏氏矢量和位错线的相对关系:
①一条位错线具有唯一的柏氏矢量。它与柏氏回路的大小和回路在位错线上的位置无关,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或改变方向时,其柏氏矢量不变;
②根据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关系可以确定位错的类型。当桕氏矢量垂直于位错线时是刃位错;当柏氏矢量平行于位错线时是螺位错;当柏氏矢量与位错线成任意角度时是混合位错。
6. 分析含碳3.5%的铁碳合金的平衡凝固过程,画出其冷却曲线和室温时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答案】(1)平衡凝固过程为:
①该合金液相冷却时,首先结晶形成奥氏体,此时液相成分沿液相线变化,而奥氏体成分沿固态线变化;
②当温度达到1148°C 时,初生奥氏体
莱氏体;
③继续缓冷,初生相奥氏体和共晶奥氏体中都会析出二次渗碳体,当温度降至727°C 时,所有奥氏体都发生共析转变而形成珠光体,最后得到枝晶状分布的珠光体和变态莱氏体。
(2)该合金的冷却曲线和室温时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分别如图(a )、(b )所示。
此时发生共晶转变,生成
图
7. 举例或画图说明什么是小角晶界的位错模型?描述大角晶界有何模型?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1)小角晶界主要是指相邻晶粒位相差小于10°的晶界,而根据相邻晶粒之间位相差的形式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重合晶界等。
对称倾斜晶界可看做把晶界两侧晶体互相倾斜的结果,其晶界结构可看是由一列平行的刃型位错
所构成,位错的间距与柏氏矢量之间的关系为
不对称倾斜晶界结构可看成由两组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位错交错排列而成。
扭转晶界可看成是两部分晶体绕某一轴在一个共同的晶面上相对扭转一个0角所构成的,扭转轴垂直于这一共同的晶面,其结构可看成由互相交叉的螺型位错所组成。
(2)大角度晶界多为多晶体材料中各晶粒之间的晶界。大角度晶界上原子排列比较紊乱,但也存在一些比较整齐的区域,因此其晶界可看成由坏区与好区交替相间组合而成,主要有“重合位置点阵”模型、非晶模型和小岛模型。
8. 画出Fe-C 相图,标明Fe-C 相图中各点的温度和含碳量。
【答案】Fe-C 相图如图1。
图1
三、计算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