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802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动机的主要功能。

【答案】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称为动机。个体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体行为的性质与内容,动机总能表现出个体内在的心理面貌。个体的行为动机的性质和强弱,对其行为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动机的主要功能包括:

(1)发动功能。动机具有唤起行为的始发功能,能驱使一个人产生某种行动,即能发动行为。但是动机引起行为,还需要一定条件,即提出与动机相应的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去行动。

(2)选择和导向功能。动机是人们评价周围事物和进行学习的基础,能指导人们做出相应选择,从而使行动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进行。

(3)强化功能。动机具有保持和巩固行为的作用。行为的结果对人的动机有很大影响。动机会因良好的行为结果使行为重复出现,得到加强:动机也会因不良的行为结果使行为受到削弱或减少,致使行为消失。

2. 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中国企业有何指导意义?

【答案】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很多都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员工数量多,生长效率低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中国企业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指导意义;

(1)科学合理地制定职工的日工作量。对于加工制造业企业来说,不同工种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效率,不能以一条标准要求所有人。

(2)以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很多加工业企业来说,一般倾向于招收文化水平低、没有接受专业化训练的劳动力。这种职工进入工厂后一般跟随老职工学习一段时间再独立工作。所以,工作方式都是以一传一的方式延续,缺乏系统培训和规范。标准化的操作力一法可以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

(3)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在很多企业中“磨洋工”的现象大量存在,究其原因就是激励制度不够合理。往往老板凭感觉估计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或者大锅饭,所有人工资一致。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完成工作量的不同给出小同级别的工资,可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4)科学管理的最大意义在于科学生产观念的引入,它改变丁长期以来人们依靠经验决定一切的做法,重视科学技术和规范化在生产中的作用,是对工厂管理的一种大的突破。但是科学管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效率的追求使其忽视了对人的关怀。管理是管人与管事的结合,忽视对人的关怀,仅仅把人作为生产线的一部分,会造成员工的抵抗情绪。尤其在我国,运用科学管理必须把提高效率与关怀员工结合起来。

3. 对冲突的看法有哪三种,其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案】多年来,对组织冲突的看法,一般有如下三种观点:

(1)冲突的传统观点:认为组织应该避免冲突,冲突本身表明组织内部的机能失调,换句话说,这种观点的中心是认为冲突对组织无益,是有害的。

(2)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冲突是任何组织无可避免的产物. 但它同时指出,冲突并不一定会导致对组织的危害,甚至可能是有利于组织的积极动力。这一观点认为冲突客观存在,主张接纳冲突,使冲突的存在合理化,并希望将冲突转化为有利于组织的程序。

(3)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明确认为冲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中的积极动力,而且其中有些冲突对于组织或组织单元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换言之,冲突是组织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而,这种观点鼓励管理者维持一种冲突的最低水平,以便使组织保持创新的激发状态。

4. 请分析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的缺陷都在哪里?

【答案】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的缺陷分别如下:

(1)外部审计缺陷:外来的审计人员不了解内部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在对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困难。此外,处于被审乙}地位的内部组织成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这也可能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

(2)内部审计缺陷:可能需要很多的费用,特别是如果进行深入、详细地审计的话; 不仅要收集事实,而且需要解释事实,并指出事实与计划的偏差所在,要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而又不引起被审计部门的不满,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技能训练; 即使审计人员具有必要的技能,仍然会有许多员工认为审计是一种“密探”或“查整性”的工作,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如不能有效沟通则会对组织激励带来负面效应。

(3)管理审计缺陷:认为这种审计过多地评价组织过去的努力和结果,而不致力于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工作,以至于有此企\}I}在获得了极好评价的管理审计后不久就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

二、论述题

5. 请从不同层面解释全球化的内涵。

【答案】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全球化是一事实,是指其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员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全球化是一过程,是指其既是技术发展又是人类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球化背后的两股最根本的推动力。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全球化的内涵:

(1)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2)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包括:进出口额占GDP 的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3)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全球化产业的市场往往由若干个全球化公司所主导。

(4)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而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6. 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 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

【答案】西方管理理论可被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于欧美,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①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甘特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

②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 ·巴纳德等。法约尔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韦伯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巴纳德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他认为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2)行为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一一人际关系学说。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维克托·H ·弗鲁姆和戴维·麦克利兰分别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

(3)数量管理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

(4)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其要点主要为:①组织是一个系统,可以把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②系统在投入一转换一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

(5)权变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