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813软件工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 )是指能够以数字概念来描述可靠性的数学表达式中所使用的量。
A. 硬件可靠性的定量度量
B. 软件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C. 系统的定量度量
D. 可靠性的度量
【答案】B
【解析】软件可靠性定义表明了一个程序按照用户的要求和设计的目标, 执行其功能的正确程度。一个可靠的程序应要求是正确的、完整的、一致的和健壮的,是指能够以数字概念来描述可靠性的数学表达式中所使用的量。
2. 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性质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 )。
A. 原理探讨
B. 理论研究
C. 建造软件系统
D. 原理的理论
【答案】C
【解析】计算机科学中的研究成果均可用于软件工程,但计算机科学着重于原理和理论,而软件工程着重于如何建造一个软件系统。
3. 功能模型中所有的( )往往形成一个层次结构。在这个层次结构中一个数据流图的过程可以由下一层数据流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A. 数据流图
B. 概念模型图
C. 状态迁移图
D. 事件追踪图
【答案】A
【解析】功能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所有计算,由多张数据流图组成,所有数据流图往往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4. 在数据流图中,有名字及方向的成分是( )。
A. 控制流
B. 信息流
C. 数据流
D. 信号流
【答案】C
【解析】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部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项(名字,方向)组成。
5. 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
A. 运行阶段
B. 可行性分析
C. 详细设计
D. 测试与排错
【答案】A
【解析】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其中计划阶段包括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编码阶段包括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运行阶段包括运行和维护。
6. 面向对象技术中,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有三种成分:( )、属性和方法。
A. 标识
B. 规则
C. 封装
D. 消息
【答案】A
【解析】对象指在内存上有一段意义的区域,对象有三种成分:标识、属性和方法(或操作)。
7. 对于原型的使用建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开发周期很长的项目,能够使用原型
B. 在系统的使用可能变化较大,不能相对稳定时,能够使用原型
C. 缺乏开发工具,或对原型的可用工具不了解的时候,能够使用原型
D. 开发者对系统的某种设计方案的实现无信心或无十分的把握,能够使用原型
【答案】C
【解析】不宜使用原型的情况:
缺乏开发工具,或对原型的可用工具不了解的时候。
用户不愿意参与开发。
用户的数据资源没有很好地组织和管理的时候,因为快速原型需要快速寻找和存取数据。
用户的软件资源没有被组织和管理起来的时候,因为MIS 中的模型、模块、使用设施和程序的难易程度对原型使用很关键。
8. 软件可移植性是用来衡量软件的( )重要尺度之一。
A. 通用性
B. 效率
C. 质量
D. 人机界面
【答案】C
【解析】软件的可移植性是指把软件产品从一个硬件/软件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硬件/软件环境的难易与繁简程度。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应尽量使软件与具体硬件设备无关,即提高软件的硬件无关性(或称软件的设备独立性)。软件的可移植性可用来衡量软件的质量。
9. 在只有单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中,类层次结构是( )层次结构。
A. 树型
B. 网状型
C. 星型
D. 环型
【答案】A
【解析】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单重继承,单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表现为树型层次结构。
10.在软件维护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正确、有效地修改,需要经历几个步骤,其中重新验证程序分为( ), 保证修改后的程序的正确性。
A. 静态确认、计算机确认和维护后的验收
B. 动态确认、计算机确认和维护后的验收
C. 动态确认、计算机确认和维护后的存档
D. 静态确认、人工确认和维护后的检验
【答案】A
【解析】在软件维护的实施过程中,重新验证程序分为静态确认、计算机确认和维护后的验收,经过这三个步骤能正确、有效地修改程序,保证修改后程序的正确性。
二、简答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