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题库

问题:

[单选] 手外伤正确的术后处理是()

A . 患肢下垂,防止缺血
B . 用纱布将手指严密包扎
C . 用石膏托将手固定于功能位
D . 肌腱修复后固定1~2周
E . 神经修复后要固定2~3周

若使在滴定时,消耗盐酸溶液(0.2mol/L)20~25ml,则应称取基准物质碳酸钠约多少克(碳酸钠的分子量为106g)() 0.21~0.26g。 2.1~2.6g。 0.021~0.026g。 0.42~0.52g。 4.2~5.2g。 我国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据《素问·异法方宜论》,不同的治疗方法适宜不同地域和病情。西方之域,治宜() A.砭石。 B.导引按蹻。 C.微针。 D.毒药。 E.灸焫。 从连续作用过渡到周期性作用是()的具体措施。 周期性作用原理。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 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 变害为利原理。 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1934年) 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便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三: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口人,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四: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 手外伤正确的术后处理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如关节破坏,日后难以恢复活动功能者,手部各部各关节应固定于功能位。包扎时用柔软敷料垫于指蹼阅,同时露出指尖,以便观察指端血液循环。抬高患肢有利于防止肿胀,若术后肿胀明显,要放松绷带减压。神经、肌腱、血管修复后要固定的位置以无张力为原则,固定时间依修复组织的性质而定,血管吻合者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固定4~6周。故选C。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