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886软件工程综合基础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复杂性度量又称为( )。

A. 代码行度量

B. 环路度量

C. 程序量度量

D. 功能性度量

【答案】B 【解析】

2. 软件项目管理是( )一切活动的管理。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过程

C. 模块设计

D. 软件生命周期

【答案】D

【解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过程都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而模块设计仅仅是软件设计阶段的一部分设计。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生命周期一切活动的管理。

3. 对象模型的描述工具是( )。

A. 状态图

B. 数据流图

C. 对象图

D. 结构图

【答案】C

【解析】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操作。对象模型表示结构上的、系统的“数据”特征。对象模型用包含对象和类的对象图来表示。

4. 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 )。

A. 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 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 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度量法是由

提出的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复杂性度量又称环路度量,它认为程序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的复杂性。

D. 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

【答案】A

【解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方法是以瀑布模型为基础的,瀑布模型将软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

5. 对于原型的使用建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开发周期很长的项目,能够使用原型

B. 在系统的使用可能变化较大,不能相对稳定时,能够使用原型

C. 缺乏开发工具,或对原型的可用工具不了解的时候,能够使用原型

D. 开发者对系统的某种设计方案的实现无信心或无十分的把握,能够使用原型

【答案】C

【解析】不宜使用原型的情况:

缺乏开发工具,或对原型的可用工具不了解的时候。

用户不愿意参与开发。

用户的数据资源没有很好地组织和管理的时候,因为快速原型需要快速寻找和存取数据。

用户的软件资源没有被组织和管理起来的时候,因为MIS 中的模型、模块、使用设施和程序的难易程度对原型使用很关键。

6. ( )对整个对象的状态/行为关系的图示,它附属于该对象的类描述模板。

A. 状态转换图

B. 顺序图

C. 活动图

D. 对象图

【答案】A

【解析】状态装换图通过描绘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此外状态转换图还指明了作为特定事件的结果系统将做哪些动作(例如,处理数据)。

7. 软件可移植性是用来衡量软件的( )重要尺度之一。

A. 通用性

B. 效率

C. 质量

D. 人机界面

【答案】C

【解析】软件的可移植性是指把软件产品从一个硬件/软件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硬件/软件环境的难易与繁简程度。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应尽量使软件与具体硬件设备无关,即提高软件的硬件无关性(或称软件的设备独立性)。软件的可移植性可用来衡量软件的质量。

8. 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

A. 算法

B. 功能

C. 调用关系

D. 输入输出数据

【答案】A

【解析】从软件开发的工程化观点来看,在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之前,需要对所采用算法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全部必要的过程细节,并给予清晰的表达。详细设计的任务就是决定各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并精确地表达这些算法。

9. 应用执行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的( )。

A. 属性

B. 功能

C. 行为

D. 数据

【答案】A

【解析】对象之间的消息构造称为消息,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的传递可以通过执行对象的操作来改变该对象的属性。

10.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软件是否结构化

B. 软件配置是否完整

C. 程序的完整性

D. 文档的完整性

【答案】B

【解析】非结构化维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这种维护方式是没有使用良好定义的方法学开发出来的软件的必然结果;结构化维护是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应用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结果。因此,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主要区别是软件配置的完整性,有了软件的完整配置能减少精力的浪费并且能提高维护的总体质量。

二、填空题

11.瀑布模型属于_____开发模型,増量模型属于_____开发模型。

【答案】整体;非整体

12.模块的_____指一个模块直接下属模块的个数,_____指一个模块直接上属模块的个数。

【答案】扇出;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