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广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9
2017年广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5
2017年广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22
2017年广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29
一、名词解释
1. 过渡时期总路线
【答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2. 中共八大路线
【答案】中国八大路线是在1956年召开的中国八大上确立的路线,大会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在经济建设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 双十协定
【答案】双十协定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期间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会谈纪要。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在纪要中,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和避免内战、合作建国的主张; 承认了各党派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 并承诺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得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为老百姓所了解,从而推动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但是,国民党拒绝承认解放区的政权和军队的合法性,企图在“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的借口下根本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以致双方在这些间题上没有达成协议。《双十协定》公布后不久,蒋介石便公开撕毁,向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
4. 宋教仁案
【答案】宋教仁案是1913年袁世凯谋杀宋教仁的政治案件。在1913年初的国会选举上,国民党获胜,将以多数党的地位组织责任内阁,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出任内阁总理。1913年春,宋教仁南下竟选,袁世凯密令国务总理赵秉钧策划谋杀宋教仁。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刺客枪杀。宋教仁案使革命派与袁世凯决裂,引发了二次革命。
5. 《双十宣言》
【答案】在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向全国人民宣布自己的基本政策,于1947年10月10日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即《双十宣言》。宣言分析了战争形势,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宣布了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包括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 打倒蒋介石的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 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愿通商友好条约; 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等。《双十宣言》适应了新形势,并对正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人民,起了很大的动员和鼓舞作用,给全国人民指出了彻底解放全中国的总目标。
6. 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
【答案】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由凯丰主持。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7. 一·二八事变
【答案】一·二八事变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在上海挑衅引发的冲突。日本海军陆战队在1932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通过一·二八事变,日本达到了拼凑伪满洲国和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的双重目的。
8. 法币
【答案】法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不兑换纸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银元流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后来不断贬值,1948年为金圆券所取代。
二、论述题
9.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答案】(1)背景
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90年代初,中国虽呈现出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发展局面,但如何保持快速发展、克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困难,是全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②1992年1〜2月,邓小平先后视察了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讲话。在讲话中,邓小平反复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改革开放的性质、社会主义的本
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等问题作了深刻透彻的阐发。这次讲话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党的十四大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①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会议开始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3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这次会议还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修正后的宪法。
③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设计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决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了如下规定:
a. 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b. 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c. 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d.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韵道路。
e.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这五个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此外,《决定》还对深化农村、对外经贸、科技、教育等方面体制的改革进行了阐述,强调指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了起来。
10.中共“七大”、国民党“六大”和抗战后期两种中国命运的斗争。
【答案】抗战后期两种中国命运的斗争如下:
(1)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大会提出当前党的任务是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为实现这一任务并制定了相应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