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比重腰麻时,影响平面的因素除外() 注射时病人的体位。 穿刺针斜面方向。 注射速度。 穿刺针进入深度。 药物剂量。
下列有关脊麻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成人应在第2腰椎以下选择脊椎穿刺点。 麻醉失败或作用不全时,首先应考虑没有将局麻药准确地注射到蛛网膜下隙。 鞍麻时膝反射多消失。 术后肠麻痹严重时,应用高位脊麻有效。 针刺法测得的感觉消失的高度常常低于交感神经阻滞的高度。
骶裂孔至硬膜囊下端的距离为() 2cm。 3cm。 3.7cm。 4.7cm。 5.7cm。
如图所示,硬膜外间隙的解剖特点,不正确的是() 内含丰富的脂肪组织.血管和淋巴管。 小儿硬膜外间隙与颅腔相通。 老年人椎间孔常狭窄或闭锁。 有蛛网膜绒毛突入。 年龄增大则绒毛增多。
由于铜的导热性好,局部加热困难,因而铜()较差。
以下属于二尖瓣狭窄的体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