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_财税电算化方向_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财政学(财税电算化方向)
科目:综合考试经济(经济学、财政与税收、计算机基础与数据库)
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垄断竞争:也称为不完全竞争。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状态。在这种市场中,既有垄断因素又存在激烈竞争。这种市场类型由J·罗宾逊和E·张伯伦分别提出。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相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厂商的产品差别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厂商的需求曲线D (即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MR 也向右下方倾斜,并且位于平均收益曲线AR 即需求曲线D 的下方。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各个厂商对市场供给既有垄断因素,又相互竞争。在短期内,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C 的原则确定产量和价格。在这一产量水平下,产品价格P (即平均收益)会大于平均成本,从而使厂商获得超额利润。但在长期内,由于超额利润的吸引,必然会使新的厂商加入市场,并使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从而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直到新的需求曲线D’与平均成本曲线AC 相切为止。此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厂商利润达到最大化。但是,由于产品价格(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既没有厂商加入,也没有厂商退出,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达到长期均衡。
在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不完全竞争市场要优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与前者相比,虽然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产的产品数量略少,但它提供产品差别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并且垄断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与后者相比,不完全竞争能够以较低价格提供较多的产品,能够提高消费者效用。此外,垄断竞争市场,即不完全竞争市场比较接近于现实状态,因此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 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委托人和代理人是相对应的概念。若一个人(甲)雇佣或者托付另一个人(乙),让乙代表甲的行动,则甲为委托人,乙为代理人。雇主与雇员、债权人和债务人、股东与经理等之间的关系都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代理人在代表其委托人的行动时,由于他不是当事委托人本人,因此代理人的行为方式可能与委托人所设想的行动方式或目标不一致。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