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财经大学资产评估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会计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答案】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当按取得的处置收入扣除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己确认但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之后的差额确认处置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还应将与所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的原计入资本公积项目的金额转出,计入处置当期投资损益。
2. 财务报表附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财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附注应当按照如下顺序披露有关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
①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②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③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④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2)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企业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重要的可以不披露。
①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
a. 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直接显著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分析,这项披露要求便于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项目是按何种计量基础予以计量的。
b. 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主要是指企业在运用会计政策过程中所作的对报表中确认的项目金额最具影响的判断。例如,企业如何判断与租赁资产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己转移给企业,从而符合融资租赁的标准等等。这项披露要求有助于使用者理解企业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背景,增加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②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强调了对会计估计不确定因素的披露要求,企业应当披露会计估计中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的确定依据,这些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在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进行重大调整。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6)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企业应当以文字和数字描述相结合、尽可能以列表形式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构成或当期增减变动情况,并且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金额合计,应当与报表项目金额相衔接。
(7)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3.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与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捐赠利得、盘盈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4. 什么是营业利润? 它与利润总额是什么关系?
【答案】营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它集中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理财成果。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投资收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损失)。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定得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得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的关系: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或损失)。
5. 则务报表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案】为了能使信息使用者掌握会计报告各种数据之间的重要关系,通常采用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比率分析法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1)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主要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财务状况构成的合理性、利润的构成和现金流量的来源及流向等进行总体的测算与分析,
以便从财务的兔度发现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一贯性和可比性的集中体现。它通常是利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有关相同性质或类别的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进而确定差异,分析原因。比较分析法的主要形式有:
①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以便分析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②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其结果可以提示企业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
③本企业实际指标与同行业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对比,从中可以分析企业的现状,以及其在行业中所处位置,并分析存在的差异及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用来揭示经济指标变化的原因,测定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它又可具体划分为:主次因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及连环替代法等。
①主次因素分析法是将影响经济指标的各因素区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然后对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其他因素则花费较少时间,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②因果分析法是将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因素,对每个因素再进一步分析,以揭示经济指标变化的原因;
③连环替代法是一种因素分析法,它不仅能定性,而且能定量地测定影响经济指标的各个因素对该指标变动差异的影响程度。其方法是将经济指标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逐一变动各个因素,从数量上测算每一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总体的影响。
(4)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一个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资料的各个项目进行比较,以求出金额和百分比增减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从而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增减变化的性质及其趋向。趋势分析法通常采用图示方法,即做成统计图表,但财务人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具体做法有两种:
①编制绝对数比较财务报表。即将一般财务报表的“金额栏”划分为若干期的金额,以便进行比较,作进一步的了解与研究。
②编制相对数比较财务报表。即将财务报表上的某一关键项目的金额当做100,计算出其他项目对关键项目的百分比,以显示出各个项目的相对地位,然后把连续若干按相对数编制的财务报表合并为比较财务报表,以反映各个项目结构上的变化。
(5)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之间关系的分析,它用相对数来表示,因而又称为财务比率。该比率指标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财务比率的种类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和反映获利能力的比率。
6. 如何进行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
【答案】财务报表附注一般包括:公司的一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报表的重要项目的说明以及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对于财务报表附注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分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