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年度预算平衡论(annually balanced budget theory)

【答案】年度预算平衡论指关于国家预算收支应在每一个预算年度保持平衡的理论。“年度预算平衡论”是“健全财政”理论的核心内容。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这种理论是占统治地位的理财思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一批古典经济学家,反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推崇自由竞争,主张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他们认为,个人平衡收支的节俭行为同样适用于国家,一般情况下,国家财政收支应该保持平衡。“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论”曾长期支配许多国家的预算实务。中国也一直把年度预算平衡作为财政的基本要求。即使改革以来出现了较长时期的预算赤字,但恢复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一直是中国财政部门的既定目标。尽管本世纪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以对付经济危机,但这种政策带来的滞胀局面,使年度预算收支平衡的呼声又日渐高涨起来。

2. 相机抉择

【答案】相机抉择是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要求逆向行事,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政策。这是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

3. 利率市场化

【答案】利率市场化指国家不直接制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市场融资利率,而是基于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并进行间接调控的变革过程。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借贷双方将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定借贷利率,形成的市场利率能灵敏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国家只是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通过调整中央银行控制的利率,并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来调节金融机构利率和市场利率,并且力求形成灵活有效的传导机制。

利率市场化有两个内容:一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方式影响市场利率。一方面,中央银行放

弃利率管制后,转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市场资金供求,调节市场利率,由此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 另一力面,中央银行应保留对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二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的决定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考虑到本行资金的要求和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成本结构、风险结构的匹配等因素自主决定; 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规定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贷款质量、期限客户状况等因素在一定波动幅度内自主决定。

4. 资本充足率

【答案】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比率中的风险资产是指不包括商业银行第一、第二级准备金在内的资产。只有这些资产才有必要考虑其保障程度。

这一指标不必用资本给予保障的资产排除在外,较多体现了资本的“抵御资产意外损失”的功能。

作为国际银行监督管理基础的《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以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其目标标准比率为8%。

二、计算题

5. 银行发放一笔金额为30000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10%的贷款,规定每半年复利一次,试计算3年后本利和是多少?

【答案】年利率为10%,半年利率为10%÷2=5%

则:

即三年后的本利和为40203元。

三、简答题

6. 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及表现形式如何?

【答案】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1)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和表现形式

,即两国本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①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铸币平价(Mint Par)

如英国货币1英镑铸币的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美国货币1美元铸币的含金量为23.22格令。根据含金量对比,两国货币的铸币平价就是113.0016=23.22=4.8665,即1英镑折合为4.8665美元。②在此基础上,市场汇率表现为:在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下,围绕着铸币平价并以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为界限的小幅度上下波动。例如:在直接标价法下,当市场上对某一外汇的需求突然增加使得需求大于对该外汇的供给时,则该外汇汇率上浮; 反之,当市场上对某一外汇的供给突然增加使得供给大于对该外汇的需求时,则该外汇汇率下浮。但是,由于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汇率的波动不会漫无边际,而总是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若外汇市场上的汇率上涨达到或超过黄金输出点时,本国债务人用本币购买外汇的成本会超过黄金直接输出国境用于支付的成本,则黄金输出本国,汇率停止上涨; 若外汇市场上的汇率下跌达到或超过黄金输入点时,

本国债权人用外汇兑换本币所得会少十用外汇在国外购买黄金再输回国内的所得,则黄金输入本国,汇率停止下跌。

(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和表现形式

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法定平价仍为决定汇率的基础,但此时银行券和纸币已不能与黄金自由地兑换,汇率的波动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汇率的稳定机制己大大降低。

(3)纸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和表现形式

在纸币本位制度下,由于各国货币的发行己经脱离了兑换黄金的物质约束,货币的对内价值就决定了货币的对外价值。而货币的对外价值又是用其购买力来衡量的,因此,货币的购买力对比成为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另外,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经济增长差异、中央银行的干预、市场预期以及经济政治形势等也是汇率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纸币本位制下,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钉住汇率制、货币局制度、管理浮动汇率制、联合浮动汇率制和完全浮动汇率制等。但总体上来说,汇率的变动不再具有内在的约束机制,而是呈现出自由的或者管制的浮动特征。

7. 简述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答案】(1)合理安排利率和利润率的关系。依据马克思的利息理论,利息来源于利润,是从企业利润中分割出来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水平受价值规律支配,利润水平对利率水平有决定性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确定利率水平时,不仅要考虑利润总水平的情况,还要考虑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利润是否合理,以及主观和客观因素,如贷款时间长短、物价水平变化、国际市场货币利率等,以确定不同的利率。

(2)考虑资金供求与利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银根紧利率就高,银根松利率就低。借贷资本的供需状况决定着市场利息的变化。我国经济高度集中年代的资金分配,主要是通过计划进行的,要受国家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干预,资金供求情况对利率高低影响较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资金供求关系将成为确定我国利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利率的高低来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日趋明显。

(3)处理好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关系。如何求得合理的利差,关键要兼顾存款人、贷款人和银行三者的利益。若三者关系处理不好,存款进不来,贷款出不去,银行业务活动就难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也就谈不上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

(4)兼顾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从总体上说,保持一个稳定良好的货币环境,既是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也是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物价的变动经常出现。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币值下降,物价上涨,就会提高利率; 在通货紧缩情况下,货币的币值上升,物价下降,就要降低利率。兼顾利率与物价的关系,一是要考虑一般物价水平; 二是要预期物价上涨率; 三是要具体考虑不同利率与物价的关系,其实质是兼顾利率总水平与物价总水平的关系。

(5)设置一套灵活有效的利率管理体系。利率是一个体系,存贷利率之间、单位存款与贷款利率之间、各项存款利率之间、各项贷款利率之间、长期性存款利率和贷款之间等应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