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因“关节畸形,常发关节出血”来诊。患者自幼易发生出血,学步前以软组织出血多见,开始走路后经常发生关节出血,现有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正常,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等检查正常。确诊为血友病A。患者由于经常使用凝血因子Ⅷ治疗,出现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根除其抑制物的最佳治疗途径是() 大剂量凝血因子Ⅸ。 血浆置换。 免疫吸附。 大剂量凝血因子Ⅷ免疫诱导耐受。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有关细菌转位因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 可在DNA分子中移动。 不能从一个基因组移动到另一个基因组中。 主要有插入顺序、转座子、转座噬菌体三类。 转位因子的插入可引起基因突变或重组。
下列有关窦性P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大部分导联P波为钝圆形,可有轻度切迹。 在Ⅱ导联上,P波方向向下。 正常人P波时限小于0.11s。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人P-R间期为0.12~0.20s。 正常人P波,在肢体导联上,电压<0.25mv。
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为早期明确诊断,需要做的实验室检测是() 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测定。 血凝抑制试验。 血清病毒分离。 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乙脑IgG或IgM抗体。 脑脊液病毒分离。 RT-PCR法检测乙脑病毒核酸片段。
患者男,20岁,因“关节畸形,常发关节出血”来诊。患者自幼易发生出血,学步前以软组织出血多见,开始走路后经常发生关节出血,现有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正常,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等检查正常。确诊为血友病A。患者由于经常使用凝血因子Ⅷ治疗,出现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发生严重出血,使用凝血因子Ⅷ治疗效果不佳,最佳的旁路途径治疗药物是()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重组人凝血因子Ⅸ。 新鲜冰冻血浆。 氨基己酸。 冷沉淀。
脑电图电极的材料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