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62岁,吸烟40年。左腮腺后下极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4年,有消长史。扪诊肿块约2cm×2cm,呈圆形,界线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偏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若术中发现在腮腺后下极周围有2~3个活动淋巴结,则应()

A . 只切除腮腺后下部,不处理周围淋巴结
B . 切除腮腺后下部及其周围淋巴结
C . 切除腮腺后下部,并做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D . ,切除腮腺后下部,并做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E . 切除腮腺后下部,并做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

炎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淋巴回流受阻。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丝虫病引起下肢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淋巴回流受阻。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仅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胃肠道癌称() 癌前病变。 早期癌。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錾削迎材料时,楔角应取() 30°-50°。 50°-60°。 60°-70°。 患者,男,62岁,吸烟40年。左腮腺后下极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4年,有消长史。扪诊肿块约2cm×2cm,呈圆形,界线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偏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治疗该病应采用的方法是() 保留面神经,全腮腺切除。 保留面神经,沿包膜将肿物切除。 不保留面神经,全腮腺切除。 不保留面神经,切除腮腺后下部。 保留面神经,切除腮腺后下部。 患者,男,62岁,吸烟40年。左腮腺后下极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4年,有消长史。扪诊肿块约2cm×2cm,呈圆形,界线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偏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若术中发现在腮腺后下极周围有2~3个活动淋巴结,则应()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