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638建筑基本知识(含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史)之建筑构造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饰面装修的类型。
【答案】饰面装修的类型主要有:
(1)实体基层
实体基层是指用砖、石等材料组砌或用混凝土现浇或预制的墙体以及预制或现浇的各种钢筋混凝土楼板等。这种基层强度高、刚度好,其表面可以做任何一种饰面。为保证实体基层的饰面层平整均匀,附着牢固,施工时还应对各种材料的基层作处理。
①砖、石基层,主要用于墙体,粘结力强;
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基层,主要指预制或现浇墙体或楼板。预制安装或现场浇筑时,都要求墙体垂直,楼板水平;
③轻质填充墙基层,在外墙面抹灰饰面时,基层处理应满挂钢丝网。
(2)骨架基层
骨架隔墙、架空木地板、各种形式的吊顶的基层都属于这一类型。构成骨架基层的骨架通常称为龙骨,按材料不同,有木骨架基层和金属骨架基层之分。
①木骨架基层多为方木;
②金属骨架基层多为型钢或薄壁型钢、铝合金型材等。
2. 常见的楼梯形式和使用范围?
【答案】(1)直行单跑楼梯
此种楼梯无中间平台,由于单跑楼段踏步数一般不超过18级,故仅用于层高不高的建筑。 (2)直行多跑楼梯
此种楼梯是直行单跑楼梯的延伸,仅增设了中间平台,将单梯段变为多梯段。一般为双跑梯段,适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3)平行双跑楼梯
此种楼梯由于上完一层楼刚好回到原起步方位,与楼梯上升的空间回转往复性吻合,当上下多层楼面时,比直跑楼梯节约交通面积并缩短人流行走距离,是最常用的楼梯形式之一。
(4)平行双分双合楼梯
①平行双分楼梯形式是在平行双跑楼梯基础上演变产生的。其梯段平行而行走方向相反,且第一跑在中部上行,然后其中间平台处往两边以第一跑的二分之一梯段宽,各上一跑到楼层面,
通常在人流多、楼段宽度较大时采用。由于其造型的对称严谨性,常用作办公类建筑的主要楼梯。
②平行双合楼梯与平行双分楼梯类似,区别仅在于楼层平台起步第一跑梯段前者在中而后者在两边。
(5)折行多跑楼梯
①折行双跑楼梯人流导向较自由,折角可变,可为90°, 也可大于或小于90°。当折角大于90°时,由于其行进方向性类似直行双跑梯,故常用于导向性强、仅上一层楼的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的门厅中;当折角小于90°时,其行进方向回转延续性有所改观,形成三角形楼梯间。
②折行三跑楼梯中部形成较大梯井。由于有三跑梯段,常用于层高较大的公共建筑中。因楼梯井较大,不安全,供少年儿童使用的建筑不能采用此种楼梯。
(6)交叉跑(剪刀)楼梯。
①交叉跑(剪刀)楼梯,可认为是由两个直行单跑楼梯交叉并列布置而成,通行的人流量较大,且为上下楼层的人流提供了两个方向,对于空间开敞、楼层人流多方向进入有利。但仅适合层高小的建筑。
②交叉跑(剪刀)楼梯,当层高较大时,设置中间平台,中间平台为人流变换行走方向提供了条件,适用于层高较大且有楼层人流多向性选择要求的建筑,如商场、多层食堂等。
(7)螺旋形楼梯
螺旋形楼梯通常是围绕一根单柱布置,平面呈圆形。其平台和踏步均为扇形平面,踏步内侧宽度很小,并形成较陡的坡度,行走时不安全,且构造较复杂。这种楼梯不能作为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但由于其流线形造型美观,常作为建筑小品布置在庭院或室内。
(8)弧形楼梯
弧形楼梯与螺旋形楼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围绕一较大的轴心空间旋转,未构成水平投影圆,仅为一段弧环,并且曲率半径较大。其扇形踏步的内侧宽度也较大,使坡度不至于过陡,可以用来通行较多的人流。弧形楼梯也是折行楼梯的演变形式,当布置在公共建筑的门厅时,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优美轻盈的造型。但其结构和施工难度较大,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3. 建筑平面图的外部尺寸是如何标注的?
【答案】建筑平面图的外部尺寸一般标注三道尺寸。
(1)最外一道尺寸为总尺寸,表示建筑物的总长、总宽,即从一端外墙皮到另一端外墙皮的尺寸。
(2)中间一道尺寸为定位尺寸,表示轴线尺寸,即房间的开间与进深尺寸。在民用建筑中,对常用的矩形平面房间来说,房间的平面尺寸一般不用长宽而用开间和进深来表示。开间也叫面宽或面阔,指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占的宽度,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叫进深。
(3)最里一道为细部尺寸,表示各细部的位置及大小,如外墙门窗的大小及与轴线的平面关系。
4. 阳台栏杆的高度应如何考虑?
【答案】阳台栏杆高度阳台栏杆高度因建筑使用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根据《民用建筑设计
通则》(GB50352—2005)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中规定:
(1)临空高度在24m 以下时,阳台、外廊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 。
(2)临空高度在24m 及以上时,栏杆不应低于1.10m , 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 高度内不宜留空。
(3)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作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
此外,《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住宅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不应低于1.05m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不应低于1.10m 。封闭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也应满足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要求。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和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宜采用实体栏板。
5. 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答案】墙身加固的措施和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门垛和壁柱
①在墙体上开设门洞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②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圈梁
①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底面平。
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可依据结构设置,在抗震设防区,外墙、内纵墙及内横墙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均应设置圈梁。
③圈梁与门窗过梁宜要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砌块墙中圈梁通常与窗过梁合并,可现浇,也可预制成圈梁砌块。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④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混凝土圈梁整体刚度好,应用广泛,分整体式和装配整体式两种施工方法。
6. 屋面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屋面是屋顶上部防水、保温隔热等构造层的总称。屋面设计应考虑其防水、保温隔热、结构、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1)防水要求
防水是利用防水材料的致密性、憎水性构成一道封闭的防线,隔绝水的渗透。屋面的防水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建筑及结构的形式、防水材料、屋面、坡度、屋面构造处理等问题,需综合加以考虑。设计中应遵循“合理设防、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保温隔热要求
屋面应能抵御气温变化的影响,即冬季保温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和防止结露,夏季隔热降低建筑物对太阳能辐射热的吸收。屋面的保温通常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阻止室内热量由屋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