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令“破釜沉舟”的我国古代将领是:( )。

A. 勾践

B. 曹操

C. 项羽

D. 周瑜

【答案】C

【解析】项籍,字羽,汉族。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在巨鹿之战中他背水扎营,然后破釜沉舟,以断绝士兵们的后路,激发士兵们的勇气,士兵为了生存果然奋勇杀敌,以少胜多。

2. 长江的源头是( )。

A. 雅鲁藏布江

B. 澜沧江

C. 怒江

D. 鸭绿江

【答案】A

【解析】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全长3848公里,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夕,,是长江的源头。

3. 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 ),成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A. 五角星形

B. 扇形

C. 波浪形

D. 漏斗形

【答案】B

【解析】颜师古注曰:“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后亦泛指扇面。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宛如景在画中,妙不可言。

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相传为汉代张道陵(一说于吉)所创。它在民间又被称为( )。

A. 黄道婆

B. 老君道

C. 张公道

D. 五斗米道

【答案】D

【解析】汉顺帝时有一个名称作张陵的人首创道教。张陵本在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隐于鹊鸣山(在今四川省大邑县),自作道书24篇,奉老子为教主,创立了一种宗教,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很快拥有一批信徒,凡是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因此称为“五斗米道”。张陵后来被道徒尊为“天师”因而又称为“师道”。

5. 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传教士们也将中国介绍到欧洲,他们不仅翻译中国的典籍,还著书专门介绍中国,其中法国人杜赫德(Jean Baptistedu Halde)的( )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A. 《中国历史》

B. 《中华帝国志》

C. 《中华大帝史》

D. 《中国通史》

【答案】B

【解析】法国人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志》,也于1735年在巴黎印行,成为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此书的第一卷记述各省地理和历朝编年史,第二卷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第三卷介绍宗教、道德和医药等,第四卷则专门研究满、蒙、西藏、朝鲜。后来轰动欧洲的《赵氏孤儿》就收在《中华帝国志》之中。

6. “简册”中的“简”的意思是( )。

A. 简单

B. 竹片

C. 请柬

D. 手写

【答案】B

【解析】“简册’夕也称“简策”,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它是用毛笔蘸墨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再一片片连接起来,成为一部书。每根竹片称为“简”,我们习惯上称为“竹简”,连接起来的竹片,就称为“简册”。

7.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 )。

A. 云南元谋

B. 浙江余姚

C 内蒙赤峰

D 河南安阳

【答案】B

【解析】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而且己开始用骨制农具耕作。

8.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出自( )。

A. 《庄子》

B. 《孟子》

C. 《孙子》

D. 《老子》

【答案】D

【解析】老子哲学中有许多极其宝贵的精华,这就是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他物,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有的甚至相反相成,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9. 古时姓与氏是分开的,以区别血统和子孙,二者混合为一大约是在( )时期。

A. 先秦

B. 秦汉

C. 魏晋

D. 隋唐

【答案】B

【解析】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表明在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氏原有的区别己经毫无意义了。

10.“人、马、日、月、口、耳”这类汉字,都从实物演化而来,这种结构体现了汉字的( )的精神。

A. 写实主义

B. 人体本位

C. 天人合一

D. 追求个性

【答案】A

【解析】汉字的结构体现了写实主义精神,尤其是“人、马、口、月、山、水”等象形字,它们都是从实物演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