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828环境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放大

【答案】生物放大是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噬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的结果,可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2. 吸附等温线【答案】吸附等温线是指在固定的温度条件下,吸附达到平衡时颗粒物表面上的吸附量(

G )与溶液中溶质平衡浓度(c )之间的关系曲线^水体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类,即Henry 型,Freundlich 型和Langmuir 型。

3.

【答案】辛醇一水分配系数

参数。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等密切相关。

4. 光化学烟雾【答案】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的阳光照射,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二、简答题

5. 列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类别。

【答案】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1)非腐殖物质

组成有机体的各种有机物,如蛋白质、糖、树脂、有机酸等。

(2)腐殖质的特殊有机物

不属于有机化学中的任何一类,包括腐殖酸、富里酸和腐黑物等。其中腐殖酸是指可溶于稀碱液但不溶于酸的部分;富里酸是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的部分;腐黑物是指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

6. 简述丙酮酸的生物转化过程„

【答案】丙酮酸的生物转化过程如下:

(1)有氧氧化条件

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转化为乙酰辅酶A ,它与草酰乙酸经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再经酶促反应生成草酰乙酸,与上述丙酮酸持续转变成的乙酰辅酶A 生成柠檬酸,再进行新一轮的转化,称为TCA 循环。

(2)无氧氧化条件

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往往以其自身作为受氢体被还原为乳酸,或以其转化的中间产物做受氢体,发生不完全氧化生成低级的有机酸、醇及二氧化碳等。

7. 简述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汞的甲基化作用。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的作用如下:

(1)辅酶为甲基钴氨素,此辅酶把负甲基离子传递给汞离子形成甲基汞,本身变为水合钴氨素。

(2

)水合钴氨素由于其中的钴被辅酶

氨素。

(3)辅酶甲基四叶氢酸将正甲基离子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并从其一价钴上取得二个电子,以负甲基离子与之络合,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汞的甲基化能够顺利进行。还原,并失去水而转变为五个氮配位的一价钴

三、论述题

8. 试比较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

【答案】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如下:

(1)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

以离子价为为依据,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等价交换。

(2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特点

离子电荷数越高,

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

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水化离子半径就越小,

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土壤中一些常见阳离子的交换能力顺序:

(3)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

带正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阴离子与溶液中阴离子进行交换。

(4

)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特点

土壤阴离子与胶体微粒或溶液中的阳离子形成难溶性沉淀而被强烈地吸附。

各种阴离子被土壤胶体吸附的顺序如下:

9. 阐述原位生物修复与异位生物修复的特点。

【答案】按照修复实施的场址的不同,可以将微生物修复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

(1)原位生物修复的特点

原位生物修复在污染的原地点进行,不挖出或抽取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利用生物通气、生物冲淋等一些方式进行。

(2)异位生物修复的特点

异位生物修复需要挖掘土壤或抽取地下水,将污染物移动到邻近地点或反应器内进行。很显然这种处理更好控制,结果容易预料,技术难度较低,但投资成本较大。例如可以通气土壤堆、泥浆反应器等形式处理。反应器型生物修复是指处理在反应器内进行的修复(主要在泥浆或水相中)。反应器使细菌和污染物充分接触,并确保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供应。

四、计算题

10.有如下两个单体系,

其中一个是

另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