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存储器中,在工作期间需要周期性刷新的是( )。

A.SRAM

B.SDRAM

C.ROM

D.FLASH

【答案】B

【解析】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是利用存储元电路中栅极电容上的电荷来存储信息的,电容上的电荷一般只能维持因此即使电源不掉电,信息也会自动消失。为此,每隔一定时间必须刷新。

2. 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 (初始为空闲),采用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 、分配30MB 、释放15MB 、分配8MB 、分配6MB ,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 )。

A.7MB

B.9MB

C.10MB

D.15MB

【答案】B

【解析】对于简单分区内存分配,需要将进程的所有代码和数据装入内存。故55MB 先分配15MB 余40MB ,再分配30MB 后余10MB ,释放15MB 后出现一个15MB 和一个10MB 的空闲空间,分配8MB 时按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应该使用10MB 的空闲块,佘2MB 的碎片,分配6MB 时占用15MB 的空间余9MB 的碎片(空闲空间),因此最大空闲区为9MB 。

3. 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 和v 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

I. 父子关系

II. 兄弟关系

III.u 的父结点与v 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

A. 只有I

B.I 和II

C.I 和III

D.I 、II 和III

【答案】B

【解析】首先,在二叉树中,若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那么的关系有如下4种情况:

接下来,根据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规则,将这4种情况还原成森林中结点的关系。其中:

,在原来的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 情况(1)

,在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 情况(2)

,在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的兄弟; 情况(3)

,在森林中u 与v 是兄弟关系。 情况(4)

由此可知,题目中的I 、II 是正确的。

4. 显示器的主要参数之一是分辨率,其含义为( )。

A. 显示屏幕的水平和垂直扫描频率

B. 显示屏幕上光栅的列数和行数

C. 可显示不同颜色的总数

D. 同一幅画面允许显示不同颜色的最大数目

【答案】B

5. 假设变址寄存器R 的内容为1000H , 指令中的形式地址为2000H ; 地址1000H 中的内容为2000H , 地址2000H 中的内容为3000H ,地址3000H 中的内容为4000H , 则变址寻方式下访问到的操作数是( )

A.1000H

B.2000H

C.3000H

D.4000H

【答案】D

【解析】根据变址寻址的EA=(IX )+A,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形式地址的内容相加之后得到操作数的实际地址,由题可知EA=1000H+2000H=3000H, 根据实际地址访问内存,获取操作数4000H 。

6. 设系统缓冲区和用户工作均采单,从外读入1个数据块到系统缓冲区的时间为100, 从系统缓冲区读入1个数据块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5, 对用户工作区中的1个数据块行分析的时间为90(如下图所示)。进程从外设读入并分析2个数据块的最短时间是( )

A.200

B.295

C.300

D.390

【答案】C

【解析】数据块1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在这段时间中数据块2没有进行操作。在数据块1进行分析处理时,数据块2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这段时间是并行的。再加上数据块2进行处理的时间90, 总共是300, 故答案为C 。

7. 在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 )。

A. 编辑

B. 编译

C. 链接

D. 装载

【答案】B

【解析】程序的编辑阶段一般都是程序员能够识别的高级语言或低级语言的文本,不涉及到任何与计算机运行相关的事;编译是由编译程序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若干个目标模块,源地址编译成目标程序时,会形成逻辑地址;链接是由链接程序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以及所需库函数链接,形成完整的装入模块;装入是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

8. 下列关于SMT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ⅡⅢⅣ. 只支持传输7比特ASCII 码内容

Ⅱ. 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Ⅲ. 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Ⅳ. 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A. 仅Ⅰ、Ⅱ和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