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答案】委托——代理间题产生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二者的利益不一致甚至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形。委托人委托代理人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物,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情况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委托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监视代理人的一举一动,即使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更何况,在许多场合,监督本身也许都不可能。因此对于委托人来说,如何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的问题就是委托一代理问题。
2. 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对此,西方学者并无一致的答案。然而,大体的说来,他们较为普遍的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述效率优先的涵义。
【答案】(1)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考虑效率,把效率当作决定收入分配的第一位的因素。经济效率高,所得到的收入也高; 反之,经济效率低,所得到的收入也低。是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再考虑兼顾公平的问题。
(2)要做到效率优先,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里充分地发挥作用,就是要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也就是要承认个人的天赋能力的差别、承认后天努力的差别、承认努力结果(这些结果可能包含了纯粹运气的作用)的差别,总之,承认一切合法和合理的差别,并把这些差别与它们的结果即收入联系起来。在这里,“合理”的和“合法”的差别就是指上述由于个人的“天赋”、“努力”或“运气”之类因素造成的差别,而不包括利用各种非法手段造成的差别。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只有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来决定收入的分配才可以使各种经济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才可以使经济的效率达到最大。任何对市场机制的不必要的和不恰当的干预都只能起到妨碍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经济效率的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办法,刺激人们去努力工作、储蓄和投资。如果没有这一机制,社会就要寻找其他的替代办法。比如,积极鼓励“奉献精神”,或者,强制要求“完成任务”,等等。然而,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这些替代的办法至多也只能暂时地适用于少数社会成员,而不能长期适用于大多数社会成员。
(3)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平等。在坚持效率优先的条件下,还必须兼顾公平。为了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②促进机会均等; ③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J 胜收入; ④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3. 为什么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竟争而宁肯进行非价格竞争?
【答案】(1)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人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需求曲线接近于水平线。根据斯威齐模型可知,当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时,如其他厂商不跟着提价,他的销售市场会大幅度缩小,使利润反而减少; 反之,当垄断竞争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跟着降价,他的销售量只会稍有增加,因此,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而宁可进行非价格竞争。
(2)价格竞争虽然能使一部分厂商得到好处,但从长期看,价格竞争会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最终使厂商的利润消失。另外,政府可能会通过法律或管制的手段来对价格竞争进行干预。
(3)非价格竞争指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增加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依赖程度,加强了产品的垄断程度,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获得最大的利润。 非价格竞争的内容要比价格竞争广泛和复杂得多,在采用非价格竞争中,在取得效果与采取行动之间有一个时滞,小会迅速收到效果,作用也不太猛烈,竞争对手对这种竞争方式也不宜觉察到。因此,一个企业一旦通过非价格竞争取得一定效果,其对手就很难再回复到原有的市场份额,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更多资金。
4. 根据基数效用论者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如果
(2)如果
行调整? 为什么?
【答案】(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在两商品价格、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收入给定的前提下
,
,这说明消费者最后一单位货币收入用来购买商品1带来的边际效用MU 1大于用来购
买商品2带来的边际效用MU 2,于是,在总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就会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使得总效用增加。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商品1消费数量的增加MU 1会下降,随着商品2消费数量的减少MU 2会增加,
最后达到
,实现总效用最大化。
类似地,如果
购买, 最后在
当消费者达到
效用最大化。
(2)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收入给定的前提下,
如果
,这说明消费者用一单位货币购买该种商品i 所获得的边际效用MU i 大于他所付出的这一
,消费者应该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为什么? ,其中常数λ表示货币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应该如何对该种商品i 的消费数量进,消费者则会进行相反的调整,即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增加对商品2的时实现总效应最大化。 时,表示消费者最后一单位货币收入无论用来购买商品1还是用来购买商品2,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这说明该消费者通过对这两种商品购买数量的调整,实现了
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λ,于是,消费者就会增加对这种商品i 的购买,使得总效用不断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商品i 的边际效用MU i 会下降,而货币的边际效用兄一般假定为常数,于是,消费者最后会达到=兄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类似地,如果,则消费者会减少对该种商品i 的购买,使得总效用不断增加,尽管边际效用MU i 是不断下降的。最后,消费者达到
在的效用最大化均衡。 时,表示消费者用最后一单位货币购买该种商品1所获得的边际效用MU i 刚好等于他所付出去的这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λ,这说明该消费者通过对这种商品购买数量的调整,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二、论述题
5. 试述消费者理论中边际替代率和生产者理论中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异同。
【答案】边际替代率是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同点
①从两者的定义可知,两者形式相似。
②两者都是一种比率。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消费变化量之比。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变化量的比率。
③两者都遵循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遵循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由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变化量总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所以边际替代率为负值。因此,无差异曲线为负斜率,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④边际技术替代率具有递减规律。由于劳动替代资本,两者总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值,即等产量曲线为负斜率。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不同点
①所属理论范畴不同。边际替代率属于消费者理论中的概念,边际技术替代率属于生产者理论中的概念。
②条件不同。边际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产量水平不变。
③含义不同。边际替代率的含义为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上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为等产量曲线上某点斜率的绝对值。
6. 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答案】(1)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决定的价格,是供求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