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896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典总供给曲线

【答案】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如图所示。

图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从而使实际产量或国民收入也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

2. 凯恩斯定理和萨伊定律

【答案】凯恩斯定理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简言之就是需求创造供给。

萨伊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商品的生产数量完全由商品的供给面所决定。通过物价指数高低的调整,商品的供给量最后必将等于商品的需求量,简言之就是供给创造需求。

3. 净出口

【答案】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等于出口减进口。在用支出法核算GDP 时,只有净出口才应计入总支出。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小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从本国的购买支出中

减去; 而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计入本国购买支出中。

4.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答案】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一般为正值,表示收入随转移支付的增加而增加。

5.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答案】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一般为正值,也与投资乘数相等。

6. 非自愿失业

,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但仍得不到工【答案】非自愿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

作。

非自愿失业是凯恩斯对传统失业理论的重要补充,也是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直接研究的对象。凯恩斯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是,当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较之货币工资发生了轻微上涨,而此时愿意按现行的货币工资提供劳动的劳动总供给仍然大于现在实际的就业量,那么就存在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从另一个方面讲,指有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所消除的那种失业。因为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导致较高的物价和较低的实际工资。

二、计算题

7. 假定现金-存款比率,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答案】(1)货币创造乘数

(2)货币供给变动额

美元,货币供给约增加246.43亿美元。

8. 假定短期供给函数为Y=14N-0.04N2,劳动力需求为

平为1; 名义工资为6美元:实际下资为6美元:就朴量为100。试问:

(1)当政府支出扩大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从而使总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到1.1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因为价格水平上升了1000)使总供给曲线左移,从而使总产出下降,价格水平上升到1.15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

。 ,即若增加货币100亿(亿美元),劳动力供给为。劳动者预期P=1的价格水平会持续下去。如果经济开始时位于1000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价格水

(3)什么是长期的实际产出、实际工资和就业量?

(4)为什么实际产出会超过1000美元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答案】(1)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均衡时W=6.42,N=102.08。

这就是说,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均衡就业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02单位,名义工资从6.00美元上升到6.42美元; 实际工资从6美元下降到5.84美元(=6.42÷1.10)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水平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均衡时可得W=6.81,N=101。

这样,均衡就业量就从102单位下降到101单位; 名义工资从6.42美元上升到6.81美元; 实际工资从5.84美元上升到5.92美元(=6.81÷1.15)。

(3)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总产出为1000美元,实际工资为6美元,均衡就业为100单位。如果现期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工资水平低于6美元、实际就业超过100单位,则工人都会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最终,在长期,实际产出会回到1000美元,就业量和实际工资也会分别恢复到100单位和6美元的水平。

(4)只要工人不预期原来的价格水平会有所提高,价格水平的上升就不会立即反映到名义工资的上升中。这样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就会促使厂商雇用更多的工人,使实际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9. 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为。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度为2%,折旧率为4%,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这时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答案】(1)稳态条件为:

代入数值得:

解得:k=16,从而,y=4,即经济的稳态产出水平为4。

(2)如果s=0.1,n=0.04,则根据

,得:k=1.,y=1。 可见,储蓄率的下降和人口增长率的上升使得经济中的总产出下降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