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间相

【答案】中间相是指合金中组元之间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在相图的中间区域。

2. 位错

【答案】位错是指晶体中的一维缺陷或线状缺陷。

二、简答题

3. 晶界从结构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晶界结构的普遍特点是什么?

【答案】(1)从结构上来看,晶界可分为小角度晶界和大角度晶界,其中小角度晶界又可以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重合晶界。

(2)晶界结构的普遍特点是原子排列比晶内混乱的多,特别是大角晶界上原子排列更加混乱。

4. 论述位错的运动方式、条件及其对材料变形的影响。

【答案】(1)运动方式。刃型位错:滑移,攀移;螺型位错:滑移和交滑移。

(2)条件。滑移需要临界切应力,启动单个位错滑移的力为力。攀移运动需要正应力和高温作用。只有螺型位错才能发生交滑移,层错能的大小对交滑移的影响很明显,层错能越高,则扩展层错越窄,位错越容易束集而发生交滑移。

(3)位错滑移和交滑移是材料主要的塑性变形方式,只有在高温和高正应力作用时才能发生正刃型位错的攀移。

5. 写出图所示立方晶胞中ABCDA 晶面及BD 晶向的密勒指数。

【答案】ABCDA 晶面:(Oil );BD 晶向:

6. 根据图1所示铁碳亚稳平衡相图和你所学所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分析氢、氮、碳、硼在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大小。已知元

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氣0.046nm , 氮0.071nm ,碳0.077nm ,硼0.091nm ,

(2)标注相图中平衡反应的成分及温度,写出平衡反应式。

(3)分析的铁碳合金平衡凝固到室温过程的组织变化。

(4)指出相的晶体结构、密排方向、密排面、致密度、配位数、晶胞中原子数和通常情况下的滑移系;画出其中一个滑移系,并标明指数。

(5)结合你所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Fe-C 合金的强度。

(6)

(7)

图;渗碳在【答案】(1):的铁碳合金在拉伸中,一种情况是在拉伸出现塑性变形后去载,立即再加载;另的铁碳合金制作成齿轮,对齿轮气体渗碳强化。画出钢在渗碳后的组织分布示意中进行而不在中进行,即渗碳温度选择要高于温度,为什么?渗碳温度,四面体间隙半径

:中一般会溶入八面体间隙中心,形成间隙一种情况是去载后时效再加载。试解释前者无屈服现象后者有屈服现象的原因。 高于1100°C 会出现什么问题? 为FCC 结构,八面体间隙半径。可见氢、氮、碳原子在

固溶体,固溶度较小;

硼在

也可以形成置换固溶体

(2)图1中平衡反应成分、温度和反应式如下(三条水平线,从上到下):

B 、H 和J 点成分分别为:

C 、E 点和

,S 、P 点和成分分别为:

成分分别为:

(3)合金平衡凝固到室温过程的组织变化为:

:中一般也是位于八面体间隙中心,形成间隙固溶体,但是有时

(4)为FCC 结构,其密排方向、密排面、致密度、配位数、晶胞中原子数分别为<110>、{111}、0.74、12和4;通常情况下的滑移系为{111}<110>, 其中一个滑移系为(111).

所示。

,指数如图2

图2

(5)提高Fe-C 合金的强度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加工硬化、微合金强化、固溶强化、细化晶粒强化、热处理强化(马氏体相变强化等)。

(6)合金中由于C 原子与Fe 的弹性交互作用,形成称柯氏气团,柯氏气团与位错的交互作用导致合金出现屈服现象,在拉伸出现塑性变形后去载,立即再加载是已经克服了柯氏气团对位错的阻碍,立即再加载不会重新出现屈服现象,而卸载后时效再加载会使溶质原子重新聚集形成与位错的新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合金再次出现屈服现象。

(7)合金齿轮渗碳后的组织分布示意图如图3所示。 渗碳在温度范围中(A3温度以上)进行而不在温度范围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较高,渗碳速度可以较快,同时在温度范围中进行渗碳,可以得到较大的含碳量,但是渗碳温度高于ll00°C 会导致基体合金晶粒粗大,力学性能下降,同时对渗碳设备也会提出更高要求。

图3

7. 根据图所示的二元相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