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206土地科学综合知识之《土地资源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206土地科学综合知识之《土地资源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206土地科学综合知识之《土地资源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5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206土地科学综合知识之《土地资源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9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206土地科学综合知识之《土地资源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13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206土地科学综合知识之《土地资源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16

一、简答题

1. 试述土地评价的作用。

【答案】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土地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最客观的依据,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2)为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通过土地评价,可以对土地经营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如果产出大于投入,土地经营者就有经济效益,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就可以知道土地经营效果的大小程度。

(3)为土地交易服务。土地交易一般要求对土地进行估价,而土地评价形成的土地分等定级结果是土地估价的基础资料乃至主要依据。可见,土地分等定级的结果是土地交易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同时,也可以为土地使用者选择土地提供指南。甚至,土地估价就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评价,即对土地经济价值的评价。

(4)为土地税收服务。土地评价可为土地税收工作提供有用的基础资料。

(5)为土地管理服务。可以使土地资源达到最好的配置,使其开发、利用、保护做到合理、高效、持久,这一切必须依据土地评价的结果。

2. 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保护和对土地资源的质量保护。

(1)对己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耕种、保护培养,并要节约用地,要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 对己开垦的土地,如山地、海涂等必须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做出全面安排和统筹规划,使海涂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对已经破坏或退化的土地,确定待复垦土地被破坏的类型及其程度; 待复垦土地在被破坏前的自然适宜性和生产潜力; 复垦土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应用机械的可能性; 社会环境条件和经济因素等具体情况并编制土地复垦整理方案。完成土地资源的可利用状态的恢复。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保护内容是对耕地的保护,尤其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不仅包括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还包括保证基本农田质量不减退。

3. 什么是土地可持续利用? 简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1)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可持续土地利用是指通过技术与行政手段使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比例、空间分布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生产与环境功能,既满足人类

经济生活与环境要求,又不断改善资源本身的质量特性,所以,持续土地利用是一个由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区域综合生态系统工程。可持续土地利用包括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

(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条件

①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即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

②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③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即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所以也有把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现在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④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即生产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

⑤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如要持续,则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性,第三世界国家目前首要考虑的是解决人民的温饱,在解决温饱的过程中逐步加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最后达到生产与生态的高度结合。

4. 面对21世纪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答案】土地资源学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今后需要不断的完善。随着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口益加剧,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②土地资源(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④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除此以外,山地资源开发己成为我国资源开发的重点,一些条件较好的山区将成为我国大农业发展的战略后备基地。为此,应尽快摸清山区土地资源家底,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为合理配置农林牧产业结构,实现山区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另外,还应加强对一些特殊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如滩涂、湿地、沙化土地等。

(2)提高对土地资源学科的认识水平

①加强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应重点开展我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

③学科规范化问题,即规范一个学科的范畴。

二、论述题

5. 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地矛盾,你认为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应向哪个方向发展?

【答案】土地资源学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今后需要不断的完善。对于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

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学发展前景和方向为:

(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土地资源研究应开拓和加强以下几力面的工作: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地资源学的研究重点应当放在对各种先进技术的开发利用,建立一套准确、快捷的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系统,以适合土地资源信息及时更新的要求。

②土地资源(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土地资源学研究应拓宽领域,扩展功能,积极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资产核算和环境估价的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

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应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合称3S 技术)等先进手段,并结合一定规模的野外定位研究网络,有系统地开展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2)土地资源学理论建设应该有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土地学科的发展,包括:

①加强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需要加强一些新的理论研究,如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退化等方面的研究。

②应重点开展我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

③学科规范化问题,即规范一个学科的范畴。

特别是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和一些基本概念必须尽快达到统一认识和规范化。

6. 试论我国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答案】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具有下列相辅相成的关系:

(1)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于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土地利用用途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土地生产力也较高,可以实现更高的土地利用价值。

(2)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将会直接影响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土地用途对应不同的生态环境,甚至周边地区生态的脆弱与否直接取决于土地用途的选择。人类在自目的追求土地利用的效率和经济价值时势必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平衡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土地利用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

(3)在进行土地利用时必须考虑其周边环境,寻求在当前良好生态环境下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