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题库>临床化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PRPP酰胺转移酶催化()

A . PRPP生成磷酸核糖酰胺
B . IMP合成AMP
C . IMP生成GMP
D . R-5-P生成PRPP
E . 甘氨酸合成嘧啶环

患者,男,15岁,面型略突,面下1/3高,ANB2°,下颌支发育不足,前牙切牙合。上下牙列轻度拥挤,磨牙轻近中关系,上下前牙略唇倾。下牙弓方形,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对此患者应采取的矫治计划为()。 A.不拔牙矫治。 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 拔除双侧上颌第二双尖牙和下颌第一双尖牙。 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和双侧下颌第二双尖牙。 拔除4个第二双尖牙。 前牙金属烤瓷冠中唇面瓷层的厚度一般为() 0.5mm。 1mm。 2mm。 2.5mm。 3mm。 男性,36岁。头晕,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查体心浊音界向左扩大,胸骨左缘心尖内侧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胸部MRI检查如下图:如需测量左室流出道内径,应以哪个切面测量最佳() A.体轴横断面。 体轴矢状面。 体轴冠状面。 垂直室间隔五腔心层面。 平行室间隔心室长轴切面。 女性患者,36岁,反复出现下肢水肿,蛋白尿3年,一直服用泼尼松30mg/d治疗,最近3天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咳嗽,住院发现双下肢膝以下高度水肿,尿蛋白(++++),红细胞0~3/HP,并加大泼尼松至60mg/d,晨顿服,且加用环磷酰胺0.2g,静脉点滴,隔日1次,进院后第4天患者感尿频、尿急、尿痛,查尿常规:白细胞(+++),加用头孢唑林(先锋V号)静脉滴注,第5天出现水肿加重,尿量300ml/d,尿素氮20mmol/L,血肌酐987mmol/L,并有心悸、气促感,查体心率110次/分,双肺湿啰音,BP165/110mmHg,即做紧急血透,血透3小时后气促好转,水肿缓解,但回病房后排出红色尿100ml,镜检红细胞(+++),为均一型血尿。该患者血透后出现血尿的可能原因是()。 A.心衰引起。 肾实质损害加重。 与血压升高有关。 与血透时肝素用量过大有关。 与使用环磷酰胺有关。 哪项不是牙体缺损修复后引起龈炎的原因() 食物嵌塞。 咬合不平衡。 边缘过长。 边缘不密合。 光洁度差、边缘粗糙。 PRPP酰胺转移酶催化()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考点: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从头合成途径。特点是:在磷酸核糖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环;生成过程:①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②生成腺嘌呤核苷酸(AMP)和鸟嘌呤核苷酸(GMP),IMP是AMP和GMP的前体。重要的中间产物:①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由PRPP合成酶催化核糖-5′-磷酸与焦磷酸结合;②5-磷酸核糖胺(PRA):由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催化谷氨酰胺与PRPP反应生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