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穿液为黄色,污浊液体,含胆汁的是() 急性阑尾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结核性腹膜炎。 绞窄性肠梗阻。 实质脏器损伤。
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包括()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亲和素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以上均包括。 以上均不包括。
患者,男性,58岁,重症肌无力(MG),病变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睑下垂和复视症状。平时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泼尼松20mg,分次口服。术前检查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为50%,FEV1/FVC80%,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为45%。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部胸腺切除术。因长期服用该两种药物,麻醉管理中需考虑药物引起的相关问题()。 A.引起关节疼痛。 易出汗,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引起骨质疏松。 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对非去极化肌松药不敏感。 引起低钾血症。
外阴癌肿物局限于右侧大阴唇,肿物直径为2cm,未发现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应属于() A.Ⅱa期。 B.Ⅰ期。 C.0期。 D.Ⅱb期。 E.Ⅲ期。
患者男,61岁,因“心悸、乏力、消瘦1年,咳嗽、咳痰伴发热2周,心悸、乏力、发热加重3d”来诊。2周前发热,体温37~38℃,服用止咳去痰药物。近3d体温持续在39.0℃以上。查体:P110次/min,R32次/min,BP180/50mmHg;消瘦,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大汗;甲状腺Ⅰ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大量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HR160次/min,心房颤动样心律,心尖部可闻及Ⅰ/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下肢无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心脏病,甲状腺危象,肺部感染。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败血症。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患者女,16岁。主因上腹部突发剧烈钻顶样疼痛2h,疼痛向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无发热或黄疸。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进一步治疗是(提示纤维十二指肠镜提示“胆道蛔虫症”,试行纤维十二指肠镜取虫,但未成功。患者腹痛持续不缓解,并逐渐出现高热、上腹部压痛和肌紧张,WBC升至14.8×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