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题库>涉税犯罪法律制度题库

问题:

[多选] 在渎职罪中,不要求犯罪主体一定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有()。

A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 .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C .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D .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E . 徇私枉法罪

起诉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中关于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关系问题的规定,在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当事人既提起诉讼又申请复议的,由先受理的机关管辖。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申请行政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又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求撤回可行政复议申请,经复议机构同意,可以撤回。 复议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后,小能再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而渎职罪则是过失。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侵害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活动秩序和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司法活动秩序。 非法出售发票罪的客体是国家发票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同时又因此而收受他人贿赂的,应数罪并罚。 根据《刑法》,下列犯罪中,犯罪主体不是一般主体的有()。 抗税罪。 逃避追缴欠税罪。 骗取出口退税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非法出售发票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应当按照逃避缴纳税款罪或者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共犯论处。 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上的区别是,前者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 区别滥用职权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标志是主体是否是税务人员。 王某系一私营业主,主要从事室内装潢。2014年10月,县地税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王某承揽了一家商场的装潢业务,有偷税嫌疑。经查,发现王某于当年9月取得的商场装潢收入未人账,也未申报纳税,构成偷税,偷税数额5000元。此外还发现,王某还承揽一加油站装潢业务,收入也发生在9月,而且未申报纳税,偷税数额为6000元。对此,税务机关正确的认定、处理有()。 若王某两次偷税数额合并计算占当期应纳税额20%以上,则王某的行为构成逃税罪。 王某的偷税数额尚未达到法定定罪标准,所以王某不构成逃税罪。 县地税局应依职权追缴王某所偷的税款及滞纳金。 县地税局应依法移交检察机关处理。 县地税局应当依职权对王某处以行政处罚。 在渎职罪中,不要求犯罪主体一定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主体是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