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14新闻传播业务之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内容集约模式
【答案】内容集约模式是指将多数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和普遍有兴趣的内容集中统一编排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在这类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中,大多数受众需求的集中指向制约、决定了节目的内容安排。根据受众一般的生活习惯,对广播电视的需求具有相对比较集中稳定的指向,符合受众的普遍需求是内容集约模式节目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2. 体育新闻
【答案】体育新闻是指广播电视新闻当中有关体育运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育新闻可以是综合新闻的内容之一,穿插在其他题材的新闻报道之中,或者穿插在许多电视台晚间的综合新闻节目里面。在一些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当中,尤其目前专业体育频率频道中,体育新闻独立成为专门的一档节目。竞技体育的赛事报道在广播电视体育新闻中一向占据重要位置。
3. 声画对位
【答案】声画对位义称声画对列,是指镜头画面与声音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地组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
声画对位的结构形式是声音和画面关系的一种升华和飞跃,使声音和画面不再互为依附,而是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大大扩大了影视作品的容量,打破画面的时空局限,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手段。
4. 受众
【答案】受众(audience ),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也就是包括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接受者,如果仅仅考量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属性,那么受众还包括广大的互联网用户也即网民。
5.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答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设在窑洞里的“播音室”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的创建纪念日。到1943年春,由于主要零部件失效,新华广播被迫彻底停止,这次中断持续了2年时间,一直到1945年9月5日,经过多方努力才正式恢复播音。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呼号仍为XNCR )o1949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取消XNCR 呼号,改名
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6. 简述电视广播卫星的特点。
【答案】卫星电视广播是在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使该地区内的广大用户能够直接接收电视信号的新型广播方式。目前的电视卫星多数为地球同步卫星,在信号传输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在卫星信号覆盖区域内,可有多条信道同时使用,直接与不同的地面站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卫星也可以按需要提供信道线路,连接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面站。
(2)卫星与各地面转的信号传输理论上不受距离的限制。
因此,其技术性能和操作费用也不受距离远近的影响; 由于卫星传输的信道多、信号质量稳定,其性价比与微波传送、电缆(光缆)传送相比要高,因此等面积的信号覆盖费用较低。
(3)信号传输的范围广泛,除了传送电视广播的声音、图像信号之外,也可以传播其他无线电信号、数据等。
(4)广播电视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由模拟信号逐步发展成为数字式压缩信号。
②从传输普通电视广播信号逐渐过渡到传输高清晰度电视广播信号。
③从集体接收向个体接收延伸,由直播电视卫星(DBS )转播的卫星直播电视(DTH )日益普及。
④从信号的开放传播到加密锁码信号传输,接收端需采用相应的解码技术接收电视广播信号。 ⑤从单纯的节目覆盖功能扩展到利用卫星进行节目交易、双向同步播出、与有线电视联网等多种功能。
7. 声u 合一
【答案】声画合一是指声音和画面表达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画中人、物往往就是声音的发声源,或者声音直接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声画合一的传播方式,能够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和可信度,是声音和画面关系中的最基本的组合方式。
8. 卫星电视广播
【答案】卫星电视广播是指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使该地区内的广大用户能够直接接收电视信号的新型广播方式。它是从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最初是利用通信卫星的信号转发器来转发电视广播信号,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传输电视信号的电视广播卫星,频段也从L 段、S 段、C 段,发展到Ku 段。
9. 民主的价值取向
【答案】民主的价值取向,是指通过新闻报道,帮助受众树立起公民意识,参与社会改革进
程,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的价值取向更强调了让百姓说话。“民生新闻”的广播电视栏目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鼓励听众和观众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来,对社会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讨沦,并最终形成公共意见。民生新闻的互动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0.日记卡
【答案】按照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访者在调查公司专门设计的一个本子或卡片上记录下自己听广播或看电视的时间、频率或频道、节目内容等等。以‘旧记卡”进行调查最早开始于1937年,密执安大学的加里森设计出一种表格,表格上每巧分钟一栏,要求受访者填写当天收听的电台、节目等情况。人员测量仪答:人员测量仪是指使用电子仪器监测样本户家中电视机的活动,结合样本的收视状态自动记录样本的收视}h}况。这种实时测量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视听率调查的精度与时效,可以避免回忆或日记法中的人为失误。但测量仪的生产、安装费用较高,相应的样本数量及样本更换周期就会受到限制; 且设备操控较为烦琐,容易使老人、儿童等受访人的收视行为被低估。
11.硬话题
【答案】硬话题主要是指新闻时政、公共事务方面的话题,往往是围绕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或者令人关注的新闻事件而引发的社会话题来进行讨论。与时事新闻往往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大类别相似,新闻时政、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类谈话节目的话题往往也可以分成硬话题和软话题两大类。
12.简述台湾多元化发展的广播版图。
【答案】1990年代初,台湾广播机构依然有党营电台、军营电台、公营电台、民营电台4大体系,广播节目逐渐增加,内容日趋多元,一些电台不仅播第二、第三套节目,还普遍延长播出时间,很多电台开始24小时全天候播音。而台湾自1993年广播频率开放申请之后,少数播放范围为全台湾地区的大功率电台仍走综合型电台路线,以大众的普遍需求为综合目标。大部分电台在市场竞争及区隔定位的考虑下,通常采用专业电台、类型电台、社区电台等经营方式。本土化、在地化、社区化、专业化更是不少电台追求的广播节目风格走向。
(1)强化专业台,增设新栏目。原先广播频率因受当局垄断和控制,观念上对专业电台也认识不足,所以专业台并不普遍。随着广播的发展,台湾广播也开始注意强化专业台,并增设了许多新栏日,强化对目标受众的深度“豁着”。尤其是出现了24小时播出的全新闻电台(如“中广”新闻网),以适应听众扩大了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资讯的需要。广播电合传播资讯,耽电视、报纸、杂志快速,一有重大新闻即可随时报道。
(2)重视少数族群的节目制播。台湾广播近年来出现了“多声道发声,方言成薪宠”的现象。过去广播倾向国语和闽南语,但新近电台语言政策开始调整,客家语、原住民语节目陆续出现,形成新的趋势。1993年频率开放也多倾向于区域性的电台、中功率和小功率的电台,强调广播的在地化、区域化服务功能。
(3)热线电话盛行,变传统电台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随着电话的普及与观念的改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