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 2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 7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 10

一、简答题

1. 考虑两个事务。

增加加锁操作和解锁操作,并要求遵循两阶段封锁协议。

的执行是否会引起死锁,给出的一个调度并说明之。

事务可串行执行,不会引起死锁。调度如下表所示:

(1)改写(2)说明【答案】增加加锁和解锁操作后的

2. 数据输入在实施阶段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答案】(1)数据库是用来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与应用的,因此在实施阶段必须将原有系统中的历史数据输入到数据库。数据量一般都很大,而且数据来源于部门中的各个不同的单位。数据的组织方式、结构和格式都与新设计的数据库系统有相当的差距,组织数据录入就要将各类源数据从各个局部应用中抽取出来,分类转换,最后

综合成符合新设计的数据库结构的形式,输入数据库。因此这样的数据转换、组织入库的工作是相当费力费时的工作。特别是原系统是手工数据处理系统时,各类数据分散在各种不同的原始表格、凭证、单据之中,数据输入工作量更大。

(2)保证输入数据正确性的方法:为提高数据输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该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设计一个数据录入子系统,由计算机来完成数据入库的任务。在源数据入库之前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以防止不正确的数据入库。

3. 定义并理解下列术语,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儿积,关系,元组,属性;

(2)主码,候选码,外码;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答案】(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

①域: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②笛卡儿积:两个分别为n 目和m 目的关系R 和S 的笛卡尔积是一个n+m列的元组的集合。

③关系:在

域上笛卡尔

④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

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

(2)主码,候选码,外部码

①候选码:关系中能惟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某一属性组。

②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③外部码:设F 是基本关系R 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 的码,如果F 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Ks 相对应,则称F 是基本关系R 的外部码,简称外码。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其①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 (U ,D , Dom ,F )

中R 为关系名,U 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 为属性组U 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 为属性向域的映射集合,F 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②关系:在

域上笛卡尔

积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

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

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

③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有型和值之分。关系数据库的型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述,它包括若干域的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的若干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值是这些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通常就称为关系数据库。

4. 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功能?

【答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位于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一个数据管理软件,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用户可通过它来定义数据。数据(1)数据库定义功能:DBMS 提供数据描述语言(DDL )

库操纵功能: DBMS 还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 ), 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2)数据库的运行管理:这是DBMS 运行时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完整性约束条件 的检查和执行、数据库的内容维护等。

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

为⑤属性: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以

(3)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它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及转换,数据库的转储与恢复,数据库的重组功能和性能的监视与分析功能等。

5. 有哪3条启发式优化规则?对优化起什么作用?

【答案】(1) 3条启发式优化规则是:尽可能早地执行选择运算,尽可能早地执行投影运算,把笛卡尔积与附近的一连串选择和投影合并起来做。

(2)使用这3条启发式优化规则,可以使计算时尽可能减少中间关系的数据量。

6. 今有以下两个关系模式:

[1]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职务,工资,部门号)部门(部门员,名称,经理名,地址,电话号)请用SQL 的GRANT 和REVOKE 语句(加上视图机制)完成以下授权定义或存取控制功能:

(1)用户王明对两个表有SELECT 权限。

(2)用户李勇对两个表有INSERT 和DELETE 权限。

(3)每个职工只对自己的记录有SELECT 权限。

(4)用户刘星对职]二表有SELECT 权限,对工资字段具有更新权限。

(5)用户张新具有修改这两个表的结构的权限。

,并具有给其他用户,授权(6)用户周平具有对两个表的所有权限(读、插、改、删数据)

的权限。

(7)用户杨兰具有从每个部门职工中SELECT 最高工资、最低工资、平均工资的权限,他不能查看每个人的工资。

[2]针对的每种情况,撤销各用户所授予的权限。

【答案】[1](1)用户王明对两个表有SELECT 权力的语句为:

GRANT SELECT ON职工,部门TO 王明;

(2)用户李勇对两个表有INSERT 和DELETE 权力的语句为:

GRANT INSERT, DELETE ON职工,部门TO 李勇;

(3)每个职工只对自己的记录有SELECT 权力的语句为:

GRANT SELECT ON职工WHEN USER( )=NAME TO ALL;

(4)用户刘星对职工表有SELECT 权力,对工资字段具有更新权力的语句为:

GRANT SELECT,UPDATE (工资)ON 职工TO 刘星;

(5)用户张新具有修改这两个表的结构的权力的语句为:

GRANT ALTER TABLE ON职工,部门TO 张新;

,并具有给其他用户授权的权(6)用户周平具有对两个表所有权力(读,插,改,删数据)

力的语句为:

GRANT ALL PRIVILIGES ON职工,部门TO 周平WITH GRANT OPTION;

(7)用户杨兰具有从每个部门职工中SELECT 最高工资、最低工资、平均工资的权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