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近代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皖南事变
【答案】皖南事变是指发生于民国30年(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中,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在皖南事变中,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军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其副官刘厚总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2. 鸦片贸易
1773年,【答案】鸦片贸易即近代西方殖民者为攫取高额利润而对中国经营毒品的一种贸易。
英印殖民政府决定大量种植鸦片,并确立了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政策,将制造和专卖权授给东印度公司。鸦片输入量的激増,改变了中、英之间的贸易状态,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而且这种差额越来越大。鸦片贸易使白银大量外流,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鸦片泛滥给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危机。
3. 拜上帝会
【答案】拜上帝会又称拜上帝教,是清代洪秀全、冯云山创立的宗教形式的农民斗争组织。1843年,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吸取一些基督教教义,与冯云山、洪仁矸在广东花县创立拜上帝会。后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员两三千人。与此同时,洪秀全回花县写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文献,进一步完善理论,提出上帝是唯一真神,人人应该敬拜;不拜邪神,不行恶事。主张天下男女尽是兄弟姊妹,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1851年1月1日举行金田起义。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4. 中东路事件
【答案】中东路事件是指1929年7月中苏之间因中东铁路归属权问题而爆发的武装冲突。起因是东北当局将中东铁路电报电话收回,将苏联职员遣送回国。苏军与东北军发生武装冲突后,国民政府对苏宣战。苏军胜,12月,张学良派代表与苏签订《伯力协定》。“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中东路事件期间,苏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5.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答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4年7月,在国民党中央的赞同之下,为了适应国共合作
后,农民运动开展的形势,由共产党人潔湃等在广州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后两年间共办六届,培养农民运动人才770余名。其中规模最大的第六届,由毛泽东主办,学员来自全国19个省区共300余人。教学内容除马列主义理论外,还学习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研究农民问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的很多人成为农民运动和大革命的领导骨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6. 中共三大
【答案】中共三大是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中心
,任务是讨论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共三大的不足在于,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土地问题和建立革命军队问题都还缺乏明确的认识。
7. 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理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8. 湖北军政府
【答案】湖北军政府是辛亥革命时湖北起义武装的军政机关,又称武昌军政府、武昌都督府。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立即成立湖北军政府,强推原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为都督,设参谋、军令、政事、外交四部。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前,被各省公认为临时中央军政府。曾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等一系列有进步意义的政策和法令。在组织汉口保卫战中,有力地抵制了清政府的镇压。1912年4月,随着南京临时政府的北迁而撤销。
9. 预备立宪
【答案】预备立宪是清末仿行资产阶级宪政的活动。主要步骤为:①1905年派遣载泽等五大臣
;,出洋考察政治;②1906年9月1日颁布《宣示预备立宪上谕》③1908年7月颁布《咨议局章程》
;④筹设各省“采取舆论”的咨议局,同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期,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9年8月颁布1910年10月召开资政院第一次常会。1911,《资政院章程》开始正式筹设资政院。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又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
10.时务学堂
【答案】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中湖南维新派在长沙创办的新式学堂。由谭嗣同等发起,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
任分教习。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11.秋收起义
【答案】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2.十教授宣言
【答案】“十教授宣言”是指1935年1月10日由王新命、何炳松、武堉干、孙寒冰、黄文山、陶希圣、章益、陈高佣、萨孟武、樊仲云等十名教授,联名在《文化建设》月刊上所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宣言》强调要加强“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对西洋文化要“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主张。“十教授宣言”在当时引发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大讨论。
二、论述题
13.简评宋教仁。
【答案】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担任过华兴会和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也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民国二年3月20日,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老北站)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终年31岁。
中华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宋教仁主张将同盟会公开化,以堂堂政党之阵势,藉选举取得政权。宋教仁路线不仅获得了同盟会多数之支持,并且继续与其他小党合并,终于组成国民党,而在国会大选中取得了多数。这个“国民党”,不同于1924年孙中山主导的联俄容共后的中国国民党,实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党。许多后来著名的民主人士如张东荪、沈钧儒、徐傅霖、罗文干、石志泉等,都是当时这个国民党的核心成员。
宋教仁企图走合法的选举路线,通过组织责任内阁以架空袁世凯的做法在当时注定是行不通的,但宋教仁一心为革命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世敬仰。
1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答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由中国军民独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开始,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造成了日军的重大伤亡。中国抗日战争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