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6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1)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对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虽然有些党派后来跟着国民党走,但民盟等大多数民主党派人士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并与共产党一起为和平、民主、自由而斗争。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第二条战线的斗争。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同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人民政协,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①各民主党派成立时,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一争实践中逐步地发展了这种关系。无沦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它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对于它们的某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这使得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②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逐步转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民盟公开表示与共产党携手合作。1949年1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③中国共产党也邀请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 , 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2.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a.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

c.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

e.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a.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1931年至1945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的影响:

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a.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国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 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占世界面积2/3人口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②战后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美国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扶蒋反共,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3. 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答案】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进一步加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它们为对象。

(1)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作为首要任务。

①帝国主义势力一直以各种形式维护和强化其在中国的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损害中国人民的尊严;

②帝国主义通过在中国寻找代理人,使是中国长期陷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③帝国主义利用各种不平等条约和公然的掠夺,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扼杀了中国的民族经济; ④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甚至野蛮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遭到空前蹂蹭,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又妄图取代日本的地位继续控制中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为基本任务。

①中国要实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必须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解放出来,而农民最基本的生产

资料是土地;

②在战国时代以来的整个中国历史,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乱兴衰的关键因素,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把土地出租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借以剥削农民的封建制度,是两千多年来主导性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民生活始终贫困的根源;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是这种封建经济,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必须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1927年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后,与国家政权结合、并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资本的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起来,成为这个政权的经济基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不同,中国的官僚资本不是建立在一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而直接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中国官僚资本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军阀、官僚政府建立和加强军事独裁统治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4.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答案】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

(1)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爱国主义精神,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政策。

(2)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人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如: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救亡图存思想日益高涨等。

5.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之所以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卞要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