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商业大学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820传热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了测量管道中的气流温度,在管道中设置温度计。试分析由于温度计头部和管壁之间的辐射换热而引起的测温误差,并提出减少测温误差的措施。
【答案】(1)为了准确测量管道内气流的温度,必须减少由于干扰项引起的测量误差。高温条件下辐射换热对于气流温度的测量误差可达到8%〜10%,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去除辐射换热的影响。
(2)减少测温误差的措施:加辐射隔热板。加上辐射隔热板后可将误差减小到0.5%左右(见图)。
图
2. 两块厚度相同的无限大平壁,分别由金属铜和木头制成。若保持其两侧表面温度对应相等,那么,在常物性、稳态导热的情况下两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相同。因为对于常物性、无内热源的无限大平壁的稳态导热,第一类边界条件下其温度分布仅取决于边界温度,而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无关。
3. 为什么用普朗特数可以定性地判断流体外掠平板时的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相对厚度?
【答案】普朗特数分子表征了流体由于分子运动而扩散动量的能力,这一能力越大,粘性的影响传递的越远,速度边界层越厚;分母则表征了热扩散的能力,因此,两者相比,基本上可以反映边界层的相对厚度。
4. 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什么?从换热表面的结构来说,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案】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1)尽可能减薄凝结液膜;(2)尽快排除凝结液;(3)及时排除不凝结性气体。为了强化凝结换热,应采用特殊的结构,充分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减薄大部分表面的凝结液膜,并设置一定的通道,使凝液尽快排除。
5. 何谓黑体、白体、透明体、灰体?
【答案】(1)黑体是指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的物体;
(2)白体是指能全部反射外来射线的物体;
(3)透明体是指物体能被外来射线全部透射的物体;
(4)灰体是指物体的单色发射率不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
6. 发生在一个短圆柱中的导热问题,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按一维问题来处理?
【答案】(1)两端面绝热,圆周方向换热条件相同时,可以认为温度场只在半径方向发生变化;
(2)圆周面绝热,两端面上温度均匀,可以认为温度场只在轴向发生变化。
7.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时,对于横管和竖管中流体被加热和被冷却,自然对流的影响各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应考虑自然对流对受迫对流的影响?
【答案】(1)对于横管,流体不管被冷却还是被加热,都将有利于换热。因为当横管中流体被冷却时,由于管心温度高于管壁,将形成管心向上而沿管壁向下的垂直于受迫流动方向的环流;而当横管中流体被加热时,由于管心温度低于管壁,将形成由管心向下而沿管壁向上的垂直于受迫流动方向的环流;由于都形成了环流,加强了边界层的扰动,所以都将有利于换热。
对于竖管,当流体向上流动时,如果流体被冷却,则在管中心受迫对流与自然对流同向,而靠近壁面处两者方向相反,这样管中心的速度比原来的大,而管壁面处则比原来的小,不利于换热;如果流体被加热,则自然对流与受迫对流同向,有利于换热。当流体向下流动时,则自然对流对换热的影响与流体向上流动正好相反。如流体被冷却,则自然对流与受迫对流同向,有利于换热;如果流体被加热,则在管中心受迫对流与自然对流同向,而靠近壁面处两者方向相反。这样管中心的速度比原来的大,而管壁面处则比原来的小,不利于换热。
(2)至于什么情况下应考虑自然对流对受迫对流的影响,可通过惯性力和浮升力数量级的对比进行判断,一般,当时,就应考虑自然对流的影响。
8. 在什么条件下物体表面的发射率等于它的吸收率?在什么情况下否意味着物体的辐射违反了基尔霍夫定律?
【答案】(1)对于漫-灰表面(2)当反之则 时,并不意味着物体的辐射违反了基尔霍夫定律,因为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表达
?当时,是
式为
9. 大容器沸腾换热过程有哪几个主要的区域,并指出临界热流密度在什么情况下会对加热壁面造成损坏?
【答案】大容器沸腾换热过程有四个主要的区域,分别是:自然对流沸腾区、核态沸腾区、过渡沸腾区和膜态沸腾区。
由于到达临界热流密度后加热壁面温度的升高反而使热流密度下降,直至进入稳定膜态沸腾后换热热流密度才随热流密度的升高而再次増加,但此时加热壁面温度已相当高。这样,在控制热流密度的加热过程中,当加热热流密度高于临界热流密度后就会引起壁面温度的急剧升高,从而会造成加热壁面的损坏(如电加热、核反应堆燃料棒的加热过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避免
沸腾换热的设备运行在临界热流密度附近。如果是控制加热壁面温度的加热过程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也就不必控制临界热流密度。
10.对于第一类边界条件的稳态导热问题,其温度分布与导热系数有没有关系?
【答案】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在导热系数为常数的稳态导热问题中,只有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无内热源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才与导热系数没有关系,即导热系数只影响热流量,而不影响温度场。
二、计算题
11.厚8mm 的瓷砖被堆放在室外货场上,并与-15℃的环境处于热平衡。此后,把它们搬入25℃的室内。为了加速升温过程,每块瓷砖被分散地搁在墙旁。设此时瓷砖两面与室内环境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时间?已知瓷砖的
等待时间又为多少?
【答案】
因此,可采用集总参数法求解该非稳态导热问题。
由
解得
即等待1308s 以后,瓷砖温度才能上升到10℃。当瓷砖厚度増加1倍,其他条件不变时:
12.一块无限大平板,单侧表面积为A ,初温为流冷却,另一侧受到恒定热流密度一侧表面受温度为表面传热系数为h 的气 为防止瓷砖脆裂,需待其温度上升到10℃以上才可操作。问需等待多少
如瓷砖厚度增加1倍,其他条件不变,问的加热,内部热阻可以忽略。试列出物体内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式并求解之。设其他几何参数及物性参数已知。
【答案】由题意知,物体内部热阻可以忽略,温度仅为时间的函数,一侧的对流换热和另一侧恒热流加热作为内热源处理,根据热平衡可得控制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