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负责制
【答案】行政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媒介内部领导机构的运行方式之一。报社的直接领导是党委宣传部,而电台、电视台除受党委宣传部领导外,还受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广播电视管理局的领导。在某种意义上讲,广电局具体负责管理电台、电视台的日常运作。
2. 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新闻的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力法,用党的力-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
3. 社会责任理论
【答案】社会责任理论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将其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一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4. 新闻的接近性
【答案】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即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心理上、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以及利害关系上等的接近关联。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一般情况下,离受众地理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其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5. 新闻
【答案】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新闻的特征有:①陈述事实; ②具有新意; ③报道及时; ④公开传播。新闻的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6. 意见自由市场
【答案】“意见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其要义是指让人民群众、
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物的充分信息。“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谬误和真理必须得到同等传播。
二、简答题
7. 简述新闻价值的相对性。
【答案】新闻价值的相对性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里,不同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是变化发展的。
(1)新闻价值相对性的表现
①从大的力一面来说,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从产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基本上是以政治新闻为主导的,包括维新、共和、国共两党的新闻事业斗争,以及十年文革期间的“大字报、大辩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新闻实践领域的经济新闻骤然增多。新闻媒介一改过去以政治新闻为主的做法,大力加强了经济建设的宣传。一大批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报刊和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创建,企业报、行业报也如雨后春笋般从生。1979年,我国的经济类报纸仅有5家,1986年就增加到112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向深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平稳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新闻媒体的面目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前经济新闻的基础上,报纸、广播、电视上的社会新闻明显增多,教育、交通、住房、医疗、治安、环保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中国新闻报道从政治新闻到经济新闻再到今天的社会新闻,这种报道侧重点的变化表明,中国的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新闻价值里面的趣味性和接近性因素,这也恰是中国政府大力提倡“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的一个成果。换个角度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新闻价值的重要性这一要素指向的具体内容前后并不一样。
②就同一个历史时期或者同一个新闻事件而言,不同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往往也各不相同。2004年9月3日,北京时间下午5时30分左右,俄罗斯北奥塞梯人质事件形势急转直下,俄政府武装与恐怖分子交了火,赤身露体的人质(孩子们)在枪林弹雨中纷纷四散奔逃。凤凰卫视和资讯台马上停止了所有节目,开始连续20多个小时的“俄罗斯以武力解决劫持人质事件,,特别直播节目。《时事直通车》、《时事辩论会》、《锵锵三人行》、《凤凰子夜快车》等等日常节目统统转到对俄罗斯人质事件的报道和解读之中。其中,有前方记者的直击报道,有对其他国家电视台直播画面的切入及同声传译。直到人质危机解除之后的第二天下午,风凰一档娱乐节目的女主持人还这样开场:“人命关天,娱乐靠边。”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内地大大小小的新闻和非新闻频道,一律在唱着“过去的歌谣”。在他们看来,俄罗斯人质事件远没有他们正在播出的事件更重要。再比如,同样是面对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这样非常重要的新闻事件,中国的媒体浓墨重彩展示大会的盛况,而部分西方记者却到处搜集反面信息广为散布。
(2)新闻价值相对性产生的原因
①新闻活动具有阶级性,处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新闻媒体/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取舍
会有不同。
②新闻活动受经济、文化和社会观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经济水平和文化价值观的社会,对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也各有出入。
③媒体的性质和定位不同,对新闻价值的认识、判断和取舍也就不会完全相同。
④新闻活动受制于受众需求,受众的需求是相对的,新闻价值也必然会因受众的需求而发生变化。
8. 如何理解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答案】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指新闻职业道德区别于包括一般社会公德和别种行业职业道德在内的其他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定性。
作为道德现象的一种,新闻职业道德必然与一般道德有着共同的本质,同时又具有自身特殊的本质,它的内在规定性就是这种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遍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内容和形式最终都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一方面,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道德体系的性质,建立在不同经济基础之上的新闻事业根据不同的利益关系形成各自的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原则; 另一方面,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遍意义上的道德体系一样,往往要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体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不同的道德价值追求。
(2)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新闻事业在传播和发布新闻信息时所显示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新闻职业道德作为调节新闻传播关系和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意识和规范形态,同教师、医生、商人等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就更接近于政治。
(3)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新闻职业道德是通过自律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它既不同于新闻法规,也不同于新闻纪律。新闻职业道德是由同一社会的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深刻的新闻职业内涵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内化于新闻从业者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并通过他们的视听言行表现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规范。这种内化的规范只有在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有可能发生作用。
综上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植根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决定于新闻事业的性质,依靠新闻工作者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进行善恶评价,用以调节新闻传播关系和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殷切期望。
9. 《大公报》是什么时候由谁在创办的? 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后提出了什么办报方针? 《大公报》什么时候与国民党决裂?
【答案】(1)《大公报》的创办人:英敛之
(2)《大公报》的创办时间:1902年创办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