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640历史学基础(我校自命题)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1907年10月,梁启超在日本发起成立的立宪团体是( )。
A. 国民宪政会
B. 宪政筹备会
C. 爱国社
D. 政闻社
【答案】D
【解析】政闻社是清末立宪运动中成立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政治团体。1907年10月17日,由梁启超、蒋智由、徐佛苏等人在日本发起成立,以配合清政府“预备立宪”。梁启超等提出“实行国会制度,建立责任政府”等四大政纲。创办机关刊物《政论》,鼓吹君主立宪。
2. 日本关东军认为( )事件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向辽宁省政府提出正式抗议。
A. 九一八事变
B. 中村事件
C. 宝山事件
D. 七七事变
【答案】B
【解析】1931年6月26日晚,日军参谋部上尉中村震太郎等奉命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进行非法军事地理调查。返回途中,被中国屯垦军查获,遂下令秘密处死中村一行。7月底,中村等人被杀之事为日本特务侦知。关东军认为这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此即所谓“中村事件”。
3. 中国史学界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的学者是( )。
A. 王国维
B. 顾颉刚
C. 钱玄同
D. 胡适
【答案】B
【解析】1923年2月,顾颉刚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
4. 1946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 )。
A. 其内容与“二十一条”相似
B. 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
C. 美国从中攫取了各种特权
D. 直接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
【答案】B
【解析】“二十一条”的主要特征是袁世凯为了做皇帝而大量出卖国家主权,而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范围上包括了“中国领土全境”,在内容上包括了中国人民在本国领土上万难享受的各种权利,严重侵害了中国的经济主权,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
5. 中国政府第一次选派留学生是在(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甲午海战之后
D. 清末新政时期
【答案】B
【解析】1872年8月11日(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日)陈兰彬、容闳率领第一批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启程赴美。这是清朝政府首次派遣留学生出洋,是洋务运动深化的标志之一。首批30名留学生由陈兰彬任监督,容闳任副监督。此后,清政府每年派遣30人,至1875年,120名留学生派完。但是,那些在出洋局任职的委员却是思想陈腐的官员,他们深恐幼童偏重西学,蜕变为“洋鬼子”,不断地上奏清廷,诋毁幼童留学的种种流弊,最终导致1881年9月6日清廷下令,全体幼童即日回国,容闲苦心经营的派遣幼童,留学计划终告破产,幼童中只有两名完成了大学学业,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人,其余均未完成预定的15年学成回国的计划。
6.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 )。
A. 共产国际
B. 中国共产党
C. 孙中山
D. 廖仲恺
【答案】A
【解析】1928年,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积极主张以中共加入国民党,并对其进行改造的方式来推动革命。最后,会议决定,在孙中山按民主原则改组国
民党的前提之下,中共党员及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7. 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是( )。
A. 崇厚
B. 郭嵩煮
C. 何如璋
D. 陈兰彬
【答案】B
【解析】马嘉里被杀事件后,清政府手足无措,答应英国的种种要求,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清廷决定派郭嵩焘担此重任,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崇厚在天津教案后,被派赴法国“谢罪”,光绪四年(1878年)任出使俄国大臣。何如璋在光绪三年(1877年),得李鸿章推荐,充出使日本大臣,是中国首任驻日公使。陈兰彬,光绪四年(1878年)被正式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
8. 下列“总理”中性质相同的是( )。
①孙中山总理②奕沂总理③袁世凯总理④唐绍仪总理⑤段祺瑞总理
A. ①③⑤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D
【解析】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1861年,奕诉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出任第一任总理大臣。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这
1911年11月1日清廷为了促使袁世凯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
出兵镇压辛亥革命,任命其为内阁总理大臣。中华民国成立后,按照《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国会负责,唐绍仪(第一任内阁总理)、段祺瑞均出任过民国政府内阁总理。
9. 下列关于法国在中法战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帝国主义矛盾激化,互相牵制
B.19世纪晚期法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C. 当时法国政局不稳,茹费理内阁倒台